第5部分(第1/4 頁)
啟德機場,前來迎接的搭檔艾利森告訴邦德,中國人完全掌握了飛機!
“我們都在等待運輸——說成撤退比較好!”艾利森幽幽地說。
副董事長勉強地笑了,也許,事情並不如此悲觀。
邦德過於樂觀。
既不撕毀合同又不宣佈結束契約,飛機被佔著、航材被霸著、經營的場地被封著,中國人就是拒絕“合作”。
給時任財政部長寫信求見,宋子文隻字不回。
宋子文不回信,求見也不接待,邦德無法再等下去,他忽地想到了另一個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夫人。
在中國生活過的邦德很聰明。
把給財政部部長的信箋抄一份送給蔣夫人,無論是從個人關係還是從中美雙方來講,都站得住腳,也都恰到好處。
果然。
林偉成回到了軍隊,黃寶賢被蔣夫人親選為新的經理。
雙方都稍稍“退讓”了那麼一點點。血氣方剛的林偉成走了,美國飛行員回來了,“中航”的飛機又咆哮著衝入藍天。
注一:《龍之翼》第121頁。
注二:《夢幻帝國》第213頁。
注三:中國航空公司、歐亞航空公司資料彙編。
第五章 抗戰中的國民政府(1)
方剛的小夥子們駕駛老式戰機,在沒有保護、缺乏各種支援的情況下,與日軍英勇作戰、浴血藍天、捨身成仁的慘烈情景,他被深深打動了。當與委員長夫人會面時,宋美齡哽咽著對他說,日本正在屠殺我們的人民,正在屠殺我們的人民啊(注一)夫人的淚水打動了陳納德,“考察農業”的他脫口而出道:“應該馬上組織空中力量對那些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進行轟炸!”
時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任的蔣夫人和她的左右幕僚這時才發現,整個中國空軍軍官中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該如何計劃並組織這樣的轟炸,夫人明亮的眸子帶著期盼的目光轉向了眼前這位到中國“考察農業”的空軍專家。
那一刻,陳納德知道自己已經和這次轟炸分不開了。
那一刻,陳納德根本就沒想到自己的後半生竟然如此密切地和中國聯絡在一起。
按陳納德的計劃,中國空軍出動飛機對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轟炸,僅僅炸傷炸燬幾條日艦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空中力量的失落註定了地面戰場的失利,國土的漸漸淪陷就是最好的證明。隨著陳納德參與中國空軍活動的增加,他已被宋美齡授予“少校”軍銜,正式的名稱是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1941年中提出建議:到美國購買一批效能優異的飛機,並在那裡招募飛行員。
當時,這是惟一可行的並且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提建議的人身上。
羅斯福和他的“水龍帶”
回到美國的陳納德不敢做這樣的夢,此時,如果美國政府不干預,就是最大的支援。他非常清楚,在一個媒體不是“一邊倒”的國度,是沒有什麼可以隱瞞的。
還好,白宮已漸漸脫離了“孤立主義”,緣由是不列顛拼死抵抗納粹的狂轟濫炸和首相丘吉爾讓太多美國民眾為之動容的演講。
但多數人的目光只盯住了英國、盯住了歐洲。
已經看出希特勒稱霸歐洲和日本人要獨霸亞洲的端倪,肯定下一個目標就是美國,但國內的“反戰”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愧是個偉人的羅斯福總統雖然心急如焚,但他惟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停地穿行兩院、遊說國會,傾力幫助英國。在1940年12月16日記者招待會上,總統這樣講道:設想我的鄰居失火,我家有一條澆花的水龍帶,要是讓鄰居借去接上水龍頭,就能幫他滅火。我怎麼辦呢,我不會在滅火之前就對他說,“老兄,這條管子我花了十五元,你得照價付錢。”那麼我怎麼辦呢?我要十五元,我要他在滅火之後再還我水龍帶,就是這樣。要是火滅了,水龍帶還是好好的,沒有損壞,那麼他會送還原物,連聲道謝。
要是壞了,那就用實物償還就是了。(注二)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租借法案”的開始,也是足以改變世界的一次著名演講。
28駝峰航線 乞求通天之路陳納德回美國買飛機、招募兵員正好是總統發表這次演說之前幾個月,美國國內靜觀東西方同時燃起戰爭之火的心態在悄悄起著變化。同情“弱者”,支援美國援助英國的人漸漸增加,除了華僑和極少一部分人密切注視遠東,人們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