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工作中出現意外(死亡)的補償規定,實際上就是在隨時有生命為代價的工作中,把“醜話”說在前頭,所以,“中航”飛越“駝峰”,損失甚巨,但未有一起“勞資糾紛”。
麻煩一直持續到現在、持續到兩岸對峙時期。
1996年,為了給丈夫討個“公道”,使林大綱能在另外的世界得到“安寧”,林大綱之妻蘇蔓莎女士致書丈夫生前好友,現居臺灣的蔣緯國先生,不久,在病榻中的蔣緯國先生親筆回信:曼莎嫂:時序輪轉,歲月不居,一峽之隔竟成海天之隔。曩昔,大綱兄於抗戰時,壯烈成仁,緯國與其公私情誼,至深悲悼,此後未嘗忘懷,而吾嫂情況時在唸中。
前承託人轉來五月十日大扎。誦之餘,往事迴環,吾嫂遭遇,仍不楚鼻卒。
敬稔吾嫂。備嘗人間艱苦,而終能克服困境,其不移志節與堅忍不拔精神,令人敬佩。
復稔侄輩均已成家,業有所長,所慰奚如。料大綱兄九泉有知,當亦頷首也。
有關大綱撫卹之事,接嫂來信後,即親與此間國防部蔣仲苓部長聯絡,茲接蔣部長來函,略以大綱確係於民國三十六年元月三十一日以戰時空中殞命,奉恤二十年有案,惟政府遷臺後,領恤中斷,嗣經修改有關條例,以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在大陸地區依法核定應發給之各項公法給付,其權利人尚未領受或領受中斷者,於國家統一前,不予受理。雲,又謂本案須俟國家統一後,始能依法研處,並對吾嫂歷盡艱辛,撫育遺孤之志節與所遭困境,至表敬佩與同情。茲將該函轉印附上,用請參考。 此並頌 閤府安康 蔣緯國敬上民國八十五年九月五日此前、此後之事,都夠催人淚下。
1943年3月,航委會把“歐亞航空公司”改名為“中央航空公司”。由於不像中國航空公司那樣有“另一半”,完全是“獨資”,於是沒有飛機可用,只好把從空軍作戰中淘汰的美國洛克希德生產的幾架A…29轟炸機改制成運輸機交付給“央航”使用。
第十六章 戰爭,從未讓女人走開!(5)
此時林大綱機組被航委會安排“特殊任務”,只有機航主任林擎岱、副駕駛盤明,隨機報務員盛棟華。盛棟華和郭永凡是最要好的朋友,當時還沒改名的歐亞航空公司成都站的職工宿舍就在成都春熙路口鳳祥銀樓樓上,每次飛行落地後碰巧見面,兩人一談就是小半夜。對朋友無話不說的盛棟華悄悄告訴郭永凡,他們機組對A…29的飛行效能充滿憂慮,因為這種飛機原來是轟炸機,重心是按轟炸機要求設計的,整個飛機重心偏向地板和機翼下方,經過“改裝”運輸機後,重心就分散了,操縱吃力,起飛和降落很不穩定。
說到這裡,盛棟華的聲音更低了:“機長說,遲早要出事兒”
“那就告訴林擎岱,你們別飛了。”郭永凡焦急地勸說好朋友。
“可沒有別的飛機啊,再說,戰事這麼緊張,運輸任務這麼重”說話間,愁雲湧上盛棟華的臉。
“沒事兒,你們機長技術好。”郭永凡趕緊打哈哈,轉移話題。
離林大綱機組在“駝峰”犧牲將近一年,1944年11月10日,林擎岱機組駕駛的A…29在昆明巫家壩機場墜毀,機組三人包括盛棟華本人,全部犧牲。
當初的“預言”是如此之準確——事故果然是發生在飛機起降階段。
郭永凡老人說,整個抗戰期間,陷於停頓狀態的“央航”基本上就這麼兩架飛機正常飛行,最後全摔了,一架直接摔在駝峰航線上,一架也差不多,捱了個邊。那時的人啊,明知道有危險,有犧牲、要死亡,就是不退縮。
有你,我摔不了!
在吳子丹家,第一次見到劉芳,就覺得老人氣度不凡。歲月流逝並沒有完全洗刷掉老人少女時代的全部印痕,猶如大樹的年輪,即使是時間再久,依舊可以讀出它原來曾經擁有的驕傲。
後來問一位年輕時就認識劉芳的老人,老人一咧嘴——劉芳,少女時代,驚人的美麗!
吳子丹也帥。
昆明巫家壩機場,空軍一支文職部隊就駐機場附近,劉芳曾是部隊中的一員。吳子丹飛越“駝峰”,也在巫家壩機場進進出出。
於是就問劉芳,和吳子丹是怎麼相識的?
老人說,我們的部隊就在機場旁,有很長一段時間,記不太清是為什麼,是早出晚歸,正好和吳子丹起降的時間接近,經常能看見吳子丹他們從駝峰航線過來後,尤其是在晚上,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他們把飛機停在機坪上,碰到沒有車子來接,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