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軍暫不破壞交通,不主動攻擊據點,不摧毀偽組織。當然這種局面只能是暫時的,然而這種短暫的相對穩定局面,卻給新的開闢工作贏得了難得的時機。在這短暫的相對穩定時期裡,馬驥將部隊分散以連、排、班為單位活動,而且都佈置了開展群眾工作的任務,教授了群眾工作的方法,積極配合地方工作。
在爭取上層及偽軍偽組織工作的同時,武工隊和第十二團第一營相配合,又從支援群眾開展經濟鬥爭入手,大力開展群眾工作。
…
第五章在反集家鬥爭中擴大游擊區(5)
…
由於偽滿方面實行極為嚴酷的經濟統治,並且以“國境海關”實行經濟封鎖,熱東、遼西地區群眾生活非常困難,尤其是布匹、食鹽及各種日用品更為匱乏。為了求得生存,有些膽大的人就偷越偽滿“海關”到口裡走私販運。有的走單幫,有的幾戶聯合搞。武工隊和子弟兵就從發動、組織販運入手,把群眾組織起來。每個村組成販運組,幾個村設一個聯絡站,站站相通,形成幾條地下貿易交通線。
冀熱遼八路軍和地方政權幹部於1942年7月25日至7月27日,在盧龍縣境內,灤河東和青龍河一帶連克幾個據點,並且發動群眾,拆毀敵人的堡壘。
每一項得民心的政策,都會使黨增加無限的凝聚力。群眾性的販運很快形成高潮,有百多個村莊組織起販運隊,出動上千付馱子。有不少村武工隊和子弟兵還未去過,群眾就已自動組織起來參加販運活動。武工隊把販運隊組織好,選出領頭人,每個隊又選出擔任偵察、探路、警戒的骨幹分子,在武工隊和子弟兵的保護和幫助下,很快學會了偵察情況、傳遞訊息、站崗警戒等行動。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培養出一批抗日骨幹,成了各村建黨建政的積極分子。
不到半年時間,凌青綏地區就開闢出100多個村的游擊區,初步建立了基層抗日政權和群眾組織,並且以老嶺為中心建立起根據地。到1942年12月,經冀東地委批准,建立了臨(榆)撫(寧)凌(源)青(龍)綏(中)抗日聯合縣。1943年初,又一分為二,在長城外側偽滿轄區建立凌青綏抗日聯合縣。工委書記張化東,辦事處主任信修。並組建第七地區隊,隊長馬驥,堅持在凌青綏地區。
特殊戰鬥隊
1942年間,在冀東地區建立了兩支開展東北抗日鬥爭的特殊戰鬥隊,一支是東北情報站,一支是東北工作委員會冀東分會。
東北情報站建立於1942年10月,骨幹人員都是中共中央社會部直接派遣來的,受冀東地委領導。東北情報站在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島、北戴河、山海關都設有情報站,分別向東北錦州、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大城市都派遣了情報人員,長期潛伏,蒐集戰略情報。與此相適應,冀東軍分割槽司令部也加強了聯絡科,積極配合東北情報站的工作。
1942年初,根據中共中央加強東北工作的戰略方針,北方分局成立了以聶榮臻為書記的東北工作委員會,相繼在各軍分割槽也建立了東北工作委員會分會。工作任務是負責東北的地下派遣工作,方針是“長期埋伏,隱蔽精幹,以待時機”。冀東分會是在1942年12月建立的,但是冀東分會的工作任務除秘密派遣外,還有公開地發動開展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特定任務,並且負責培養有游擊戰爭經驗的人員以派往東北腹地,伺機開展游擊戰爭。
…
第五章在反集家鬥爭中擴大游擊區(6)
…
中共冀東地委領導對東工委工作給予特別重視,由李楚離和李運昌先後擔任分會書記,切實加強領導。為了實現東工分會擔負的開展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特殊任務,採取“借地不拆屋”的方式,把東工委的工作重點放在熱遼地區,由東工委分會的負責人擔負熱遼地區領導職務,即:東工委分會宣傳部長楊雨民兼任承平寧工委書記;東工委分會組織部長張化東兼任凌青綏工委書記。這樣就可以以承平寧和凌青綏為基地,向東北地區發展游擊戰爭和進行地下派遣工作。
東工委和東北情報站工作的開展,使冀東對東北的抗日運動有了縱深的發展。為抗戰勝利時進軍東北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對東北工作的戰略意圖。
…
第六章長城南側的“無人區”(1)
…
1942年6月至1943年上半年,正值偽滿方面日偽軍在長城北側熱遼地區大規模製造“無人區”期間,偽蒙疆方面日偽軍加緊推行所謂“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