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4 頁)
兵從高地上衝下去,用不著再等下去了,但是秦東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繼續等待,並且讓全軍按照作戰隊形展開,並且在原地休息。
之所以要這樣做,第一是要讓士兵們都休息好,這幾天一直在長途行軍,一天時間裡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馬背上,而且剛剛經過那長大火,不少人都受到了驚嚇,不但人受到了驚嚇,許多馬匹都受到了驚嚇,所以不論人還是馬都需要壓壓驚。
第二是消耗鄧直昔克大軍計程車氣,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鄧直昔克大軍已經做好了大戰的準備,而且全軍都卯足了勁,這個時候去跟鄧直昔克大軍打是不明智的,剛剛他們才被燒死了一萬餘人,估計那剩下的三萬人都恨不得撲上來報仇雪恨,而秦東偏偏不能讓他們如意,你說打就打?那還得我願不願意跟你打呢!你就等著吧,等老子什麼時候願意跟你打了就來打。
要保持高昂計程車氣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拖得越長,士氣就消耗得越多,秦東就是要拖上一拖,耗幹鄧直昔克大軍計程車氣,等對方計程車氣低迷之後再發起攻擊。
士兵們都下馬坐在地上休息,許多人都拿出肉乾和乳酪放進嘴裡嚼著補充體力,接下來很可能有一場大戰,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附近肯定有敵軍,因此士兵都默默地吃著東西,但沒有人說話,連竊竊私語都沒有,這就是這支軍隊的紀律。
又過了一個小時,去往兩翼偵查的騎兵終於派人回來報告訊息了,如同秦東所推測的一樣,兩翼都沒有發現敵軍的蹤跡,不過派出去的偵查騎兵已經與鄧直昔克派出的偵查騎兵展開了小規模的交戰,之所以要打,就是要爭奪偵查權,只有獲勝的一方才能抵近偵察敵人的動靜。
獲悉鄧直昔克的情況之後,秦東讓左右兩翼的偵查騎兵再探,現在還不是進攻的時候,而他不進攻,鄧直昔克則更不敢進攻,因為秦東大軍現在所佔據的位置非常有利,他的大軍都在高地上,而鄧直昔克的大軍則在盆地出口處,盆地裡是中間低四周高,如果鄧直昔克的大軍進攻,很容易落入秦東大軍包圍,所以他才率大軍在盆地出口處十里處擺開了陣勢迎敵。
可鄧直昔克又不能退,身後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再也沒有了能夠隱藏大軍設伏的地方,而且這一次設伏失敗,如果再遇到地形複雜的地段,秦東也一定會提高警惕,現在唯有硬碰硬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九章 計成
盆地出口十里處,鄧直昔克軍陣。
鄧直昔克是準備在這裡與秦東進行決戰的,因此沒有就地紮營。鄧直昔克騎著馬在軍陣最前面一直等待著秦東大軍的到來,身後的三萬騎兵也全部都嚴陣以待,可是偵查騎兵帶回來的訊息稱秦東大軍已經在高地上席地而坐了。
手下大將建議道:“大單于,現在秦東大軍已然鬆懈,我們何不趁此機會衝過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鄧直昔克在一個月之前已經自立為大單于了,因此部下將領和官員們都稱呼其為大單于,這也是秦東要率兵攻打他的主要原因。
鄧直昔克並非埃內克那般魯莽之輩,否則他也不可能得到阿提拉的喜愛,其實他從小就很聰明可愛,長大後可愛不在了,但聰明依舊,這也是阿提拉一直鍾愛這個小兒子的原因。
他搖頭道:“不,秦東並不是無智之人,他現在佔據著高地,說不定他現在是在引誘我們進攻,這是他做出來給我們看麻痺我們的,我們不能上他的當!我們就在這裡等著,只要他想進攻阿曼,就必須面對我們,傳令下去,讓士兵們下馬休息!”
鄧直昔克並不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只知道秦東計程車兵都在休息,他計程車兵不能一直這樣集中精神等待,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因此他才下令讓士兵們下馬休息。
“是,大單于!”
命令下達之後士兵們早就受不了了。一個個從馬上跳下來,這也怪鄧直昔克的命令沒有下達清楚,士兵們下馬之後許多人都將身上的甲冑、頭盔和兵器丟在地上。還有的疼惜戰馬,將戰馬的披甲和馬鞍馬鐙也取下來,大部分人都躺在草地上睡起覺來。當鄧直昔克發現時已經晚了,再想下命令讓士兵們將甲冑都穿上肯定會引來士兵們的埋怨,他想此地距離秦東大軍足足二十里左右,如果秦東大軍有什麼動靜,偵查騎兵肯定有時間回來報告。那時候再命令士兵們做好迎戰準備也不遲,因此對於士兵的行為也就沒有再管了。
到了中午時分,鄧直昔克還是沒有等來秦東的大軍。已經是午餐時間,他只能讓士兵們就地解決進食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