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兩側丘陵上的樹林內各自了埋伏了五千騎兵,只要秦東的軍隊全部進入盆地內。當他的主力從正面衝來,而秦東的軍隊由於全部進入盆地,身後就是高地。想撤退都很困難,只能背靠高地迎戰,這是如果隱藏在兩側丘陵上樹林內的一萬騎兵從左右兩翼殺出來,秦東必然打敗無疑,只可惜秦東在自己的軍隊只有幾千人進入盆地時就感覺到了這裡有危險,當即立斷讓進入盆地的人馬撤了回來,而埋伏在兩側樹林內的鄧直昔克軍隊見秦東大軍主力沒有進入盆地因此不敢輕舉妄動。可沒想到秦東竟然讓弓騎兵向兩側樹林內射箭,這讓他鄧直昔克事先埋伏在樹林內的一萬騎兵被燒死了大半,只有很少一部分見機得快逃走才活下來。
當鄧直昔克在正面軍陣裡看見兩側丘陵上的樹林內燃起熊熊大火時。他就知道遭了,他精心設計的埋伏被秦東看穿了,而這個時候想從正面進攻秦東大軍也已經不可能,因為秦東大軍已然全部撤到了盆地對面的高地上。從低處殺向高處。在地勢上就處於先天不利的局面,如果秦東這個時候命令大軍從高地上衝下來,他鄧直昔克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鄧直昔克親眼看見自己一萬大軍被燒死卻無能為力,他只能含淚忍痛將已經繞道去攻擊秦東大軍後方的一萬騎兵調回去,因為他知道秦東現在已經明白了他的戰術意圖,既然兩側有伏兵,那麼在這種地勢情況下,前面肯定有大軍堵路。而且再過不久後方必定也會有一支軍隊包抄,只有稍微懂得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這裡是死地,而要想讓這座盆地真正成為死地,就必須四面合圍,難道秦東推測不到有一支軍隊已經從側面繞道過來了嗎?秦東肯定猜得到,因此他必定會做相應的佈置,與其被秦東將那一萬騎兵先幹掉,還不如將那一萬騎兵調回來,再加上本陣兩萬人馬,一共還有三萬人馬,在作戰兵力上並不比秦東少多少,完全還有一戰的本錢。
再者鄧直昔克並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大軍打不過秦東大軍,直到現在為止,雙方都還沒有正式交手,誰的戰鬥力更強還不一定呢,到底誰的軍隊更有戰鬥力,只有打過之後才知道。
身後一百里就是阿曼了,鄧直昔克已經退無可退,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只能集中手上的所有力量準備在盆地的出口處與秦東進行決戰,到底鹿死誰手就看這一戰了。
卻說秦東待火勢熄滅,命令大軍原地待命,自己帶著兩個軍團長和一個近衛長以及一干侍衛再次來到高地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但凡入眼之處無不燒成了白地,盆地兩側的樹林還在燃燒,濃煙四起,看盆地兩側樹林的大小,每一片樹林最多隻能隱藏五千騎兵,那麼一共也就是一萬騎兵,而鄧直昔克的主力人馬可是四萬,秦東略微一想,心中便以明瞭,立即叫過託隆吩咐道:“馬上派出偵查騎兵,一路從這裡下去穿過盆地前出三十里進行偵查,另外兩路繞過兩側正在燃燒的樹林沿著丘陵向北偵查,一旦發現敵蹤立即報告!”
託隆當即領命:“是,大王!”
偵查騎兵很快分成三路派出去了,穿過盆地方向而去的偵查騎兵最快,他們是從高地往下走,速度自然是快一些,另外兩路就慢了,他們要沿著高地一直走,繞過燃燒的丘陵,丘陵上騎馬行走不快。
半個小時之後,中路偵查騎兵就傳回了訊息,在盆地的出口十里處發現了大量敵軍,就是鄧直昔克的人馬,而且對方還打著鄧直昔克的旗幟,大約三萬餘人,人人雙馬,正排成軍陣嚴陣以待。
“再探!”秦東對趕回來報告的偵查騎兵道。
“是,大王!”
待那偵查騎兵走後,秦東問託隆:“前往兩翼偵查的騎兵還沒有訊息傳回來嗎?”
“暫時還沒有!”
秦東不說話了,他思索片刻放鬆下來,命令道:“命令全軍整隊,各軍團按照作戰隊形展開,原地休息,人可以下馬,但兵器不能離身,人馬皆不能卸甲”。
“是,大王!”託隆和阿法爾德以及巴圖都各自去帶著自己的隊伍去了。
秦東推測鄧直昔克已經將所有主力都調集到了自己身邊,準備與他決一死戰,這一點從剛剛傳回來的訊息上就可以得知,那邊有三萬餘人,而鄧直昔克原本有五萬餘人,在與伊圖爾大戰之後還剩下四萬餘人,雖然俘虜了好幾千人,但那幾千人還不能用,剛才又被燒死了一萬餘人,僅剩下三萬餘人,這個數目與此時盆地出口十里處的兵力數量對上了號,也就是說在周圍已經沒有鄧直昔克的人馬了。
按理說既然周圍沒有了鄧直昔克的人馬了,秦東完全可以直接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