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進行了殘酷的屠殺, 5萬人全部被賣為奴隸。史建與公元前9世紀的世界名城迦太基在被羅馬搶劫。焚燒6個晝夜後被夷為平地。迦太基本土成為羅馬的阿非利加行省。
縱貫整個戰爭的海戰則成為整個戰爭中決定性的因素。正是由於羅馬奪取並控制了地中海制海權,才保證了羅馬在整個戰爭中始終保持優勢。而也正是由於喪失制海權,迦太基喪失了戰爭的控制權。直接導致漢尼拔遠征的失敗。這是自希臘波斯戰爭中薩拉米斯海戰後又一次依靠制海權取得戰爭徹底勝利的經典戰例。而羅馬在戰後迅速擴張,最終將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湖。羅馬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空前強盛的帝國!
儘管羅馬帝國早已經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帝國,儘管這兩個帝國到了現在這個時期都已經是日落西山,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統治歐巴羅長達前年的時間,所擁有的各項技術都遙遙領先世界上其他國家,尤為突出的就是航海技術,畢竟地中還是它的內湖!
儘管在這個時代,海船建造技術還非常落後,但它畢竟是技術,需要一定的技術儲備,而匈奴由始至終都不具備這種技術儲備,雖然秦東來自與後世,可他一樣不懂如何造船,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技術。
面對秦東的要求,東羅馬帝國首席使臣普里斯特斯有些不知所措,秦東的這個要求太奇特了,他聽說過要錢要糧要城池的,可重來沒有聽說過要造船技術和造船工人的,面對秦東炙熱的目光,普里斯特斯渾身難受,又擔心因為自己的拒絕而引起秦東惱羞成怒,從而做出對東羅馬帝國不利的決定,他急忙道:“殿下,您的這個小小的要求應該問題不大,只是三千名懂造船技術的工匠恐怕不太好找,可能需要不少時間才能找齊,如果殿下不著急,請給下臣一段時間?”
秦東當然不著急,國內還沒有穩定下來,還不是向外擴張的時候,不過即使他不著急也要裝作著急的樣子,否則怎麼能將造船技術和造船工匠要過來呢?
“一個月的時間,閣下,本王只能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本王只能拖住波斯人一個月的時間,過了這個月,本王恐怕無法壓制那一萬磅黃金對部下將領的誘惑,到時候他們集體要求本王出兵貴國,就算本王也不能強行拒絕,否則本王的統治將不穩固,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嗎?本王也有難處啊,不是本王不顧兩國友好關係,實在是波斯人出的價碼太高了,閣下一定要將此事向貴國皇帝陛下稟明清楚,這都是波斯人搞得鬼,與本王無關”。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敲詐,卻被秦東將自己說得高尚無比,臉皮比城牆還厚,普里斯特斯心裡不斷咒罵,身上卻渾身冷汗直流,他咬牙道:“好,下臣會以最快的速度向我國皇帝和皇后陛下稟告此事,下臣相信我國一定會在一個月內將三千名造船工匠集齊並送到賽迪卡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章 打造自己的貨幣體系
繼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先後派來使團之後,歐巴羅其他一些小國家也相繼派來使團,就連位於北非地中海沿岸的汪達爾王國都派來了使團,秦東對於汪達爾國王蓋塞裡克很不喜歡,這個老鬼就是一個喜歡搬弄是非,又喜歡趁火打劫的老混蛋。
如果不是因為蓋塞裡克,沙隆之戰不一定能打得起來,就是因為他從中挑撥,才讓阿提拉與埃提烏斯兵戎相見。儘管秦東不喜歡蓋塞裡克這種人,但並不妨礙他對蓋塞裡克的欣賞,這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說到底,大家都是同路人,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折手段。
送走了一批一又一批的使團之後,秦東終於有時間將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軍政事務上,他首先發布行政命令,將鐵犁和鋤頭等耕種工具推廣到他能控制的所有區域,並且讓各級地方官員在開春之後組織農民開荒種地,興修水利設施,清理河道和河道附近的水渠,引水灌溉農田,他頒佈法令鼓勵耕種,法令中規定農民可以開墾無主的荒地,開荒只能在自己居住地方圓十里之內,所得田地歸自己所有,最多能開三十畝,但必須向當地鎮級官署備案,否則不予承認其所有權,前三年不用向當地官署繳納賦稅。
鼓勵耕種的目的就是要讓農民穩定下來,讓更多的人從事農業生產,畜牧業雖然能夠大量出產肉類,但畜牧業能夠養活的人口有限。要不然為什麼幾乎所有遊牧民族的人口都很稀少呢?而且每過一段時期就要遷徙,尋找很好的水草才能停下來。要想養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須大量耕種。開墾荒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力。
鼓勵耕種、推廣農具的使用、興修水利設施、加大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事情都有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