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湘軍曾挖過幾十條地道;弄不好就被發現了;太平軍不是往裡邊灌水、煙燻;就是藉此地道反守為攻。被發現一條就只好廢棄一條。那個炸飛城牆;起了關鍵作用的地道原本也是被太平軍發現過的;是個廢棄的舊坑道;太平軍對其沒再注意;他們沒想到正是這條舊坑道最後把他們送上了天! 戰後評功行賞;人家都升官發財、加官加祿;曾國藩被封為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曾國荃被封為一等伯爵;加太子少保;李鴻章被封為一等肅毅伯;劉銘傳也升任總兵而他李鶴章呢?只有曾國藩轉贈他一塊御賜獎武金牌;清廷那頭早就把他給忘了;只象徵性地給了個甘肅甘涼兵備道打發打發。那是個邊遠地區,誰都不想去的苦地方;而且;還是個道員。原先在打完無錫的時候他不就已經是道員了嗎?怎麼還是個道員?憑什麼是這樣?肯定是二哥李鴻章搗的鬼;他為了保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惜犧牲親弟弟的前途!
其實清廷那邊也有清廷的說法;原先以為你李鶴章也會去配合攻打南京的;所以先給個空心湯糰鼓勵鼓勵;誰知你後來並沒有真的參戰;那就不能再行賞了。然而李鶴章想不通;無論怎麼說;原先你朝廷是說過要與劉銘傳等一併受獎的!那個廉價的甘涼道我也不要;寧肯回老家! 曾國藩這個老領導為人還是不錯的;看出了李鶴章的尷尬處境後;極力拉著他一起做事。在接下來的剿滅捻軍的戰爭中;總是把他帶在身邊。他向清廷奏報;李鶴章舊傷未愈;請求將甘涼道開缺;而留營總理湘淮軍水路全軍營務;這實際上還是個名高而實空的職務。李鴻章也感到對這個弟弟有些不夠味兒;在他表示不願去甘肅的時候;曾設法為其在南方福建一帶謀個官做;但李鶴章也不去。
後來還是半推半就地跟著曾國藩北上了。 據說李鶴章的夫人是個性格剛烈的奇女子;在打常熟城時曾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這時看到清廷蒙人;有事有人;無事無人;本已一肚子氣;再看李鴻章這個當哥哥的自己高官厚祿到手;卻在那裡假惺惺地“搗漿糊”;好像李鶴章是個多餘的人;被你們安排過來安排過去的;好像需要你們恩賜一口飯似的;火氣比丈夫還大;更加起勁地拉丈夫後腿;堅決不幹了;寧肯回老家種地;就不相信不靠你們就得餓死!有這樣一位賢內助;李鶴章的官運就只能到此為止了。他好歹很不情願地跟著曾國藩走到了清江浦;最後還是下決心回老家了。 其實李鶴章回老家對他個人來說未必是件壞事;他後來置房子置地;又兼營鹽業、茶葉和當鋪;果真大發其財。那時戰爭已過去;國家正需要發展經濟;他們老李家是清廷的功臣;做點買賣還能不開綠燈嗎?他在原肥東溫家大村造起了李家樓;又在合肥城裡造五進豪宅(就是現在淮河路上作為李府陳列館的那處大宅院);安徽四鄉八縣都有他的倉房和典當。原溫家大村的李家樓;據說共有四百多間房間;一半是他的;另一半歸李鴻章;所謂的宰相府;就是指此。不過李鴻章本人到底住過沒住過;還是個問題。此房周圍的田產和房產均作為義莊和公產;永不典賣;合肥曾有《李家樓田宅稟縣立案告示》檔案;詳載其事。
可是後來在抗戰中李家人逃難;房子被日寇搶佔;抗戰勝利後又被村民們拆毀了。 李鶴章發財後在家鄉幹了不少好事;如建義倉、義學;重建文廟、武廟、文昌、城隍、火神諸祠;又主持修府學、考棚、書院;還重修了《廬州府志》。大哥二哥責其領修《合肥李氏宗譜》;他二話沒說;獨立出資並規劃;越二年完成。1879年山西大旱;曾國荃告貸諸行省;李鶴章立馬捐獻鉅款助賑;曾國荃很感激;為其奏請賞加二品銜。後來曾與李還結為兒女親家;即曾國藩的孫女(即曾紀澤的長女)嫁給了李鶴章的小兒子李經馥。可惜曾家小姐年僅二十九歲就去世了。
李經馥有個側室陳氏;生下一個孫子李國芝(李瑞九)。他們趕上了好時候;天下太平了;不用打仗了;可以盡情享用老太爺創下的基業和賺來的鈔票了。 事實證明;事情總有正反兩面;發財是好事;但鈔票太多了對後人來說未必全是好事。他的這一支總體來說;吃飯的人多;幹活的人少;掙錢的不多;花錢的不少。他的三個兒子中;只有老二李經羲有出息;官至雲貴總督兼雲南巡撫;民國後還當過幾天國務總理。其他老大和老三;都是遠近有名的花花公子;享福的料。 合肥肥東文化館的研究員丁德照先生的《李鴻章家族》一書;說到李鶴章的大兒子李天鉞(經楞)時說:“天鉞平素不務正業;慵懶奢縱賭蕩;尋花問柳;鄉民深惡之。天鉞侍從在肥討債毆死人命;官民不敢言。合肥知縣孫葆田檢驗屍傷;百姓怕縣令威於豪強;檢驗不實;觀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