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背景,是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此後六年間不斷髮生各種事件。日本方面發動長城之戰、熱河作戰,此後關東軍做出了無論如何也要取得華北一帶,作為滿洲的緩衝地帶這一決定”
且不論攻佔面積比日本還大的華北是否只是要為日佔東北取得一個緩衝,這所謂“走失一個士兵”顯然不過是給日方提供了一個契機而已。而盧溝橋事變,與九一八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再不屈服,“人無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奮起抵抗,直到八一五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至於各種所謂的陰謀說,其實更是強詞奪理,還是用日本方面的戰地指揮官自己的說法來反駁吧。當時日軍的前線指揮官大隊長一木清直在東京《朝日新聞》1938年6月30日發表的採訪中說明了士兵志村菊次郎走失後又返回——“當時接到報告士兵(志村)已經回來了,沒有異狀。但是,我的想法是連隊長讓我就此事(和中國方面)進行交涉,如果就這樣算了,中國方面會怎樣宣傳就不知道了。此前的‘豐臺事件’就是例子,也許會讓他們產生——只要敢真槍實彈地對付就可以讓演習的日本軍隊逃跑這樣的概念吧。如果是那樣,對日本來說是很遺憾丟臉的事情,所以,我方決定佔領一文字山(盧溝橋和北平之間的中方陣地)然後再嚴正交涉”
交涉的目的是找回失蹤士兵,既然人已經回來了,還要交涉什麼?從一木這段回憶,日方主動擴大事端,使“士兵失蹤”擴大為盧溝橋事變的過程和邏輯,已經不需要任何辯解了吧?而且一木在太平洋戰爭中就被擊斃,他的證詞也不可能受到壓力歪曲。也許,就是因為這事實照出的日軍太過野蠻醜陋,所以日本方面對這一事件的研究結果,總是“撲朔迷離”。
“撲朔迷離”,有時候也可算一塊遮羞布吧。
日本老照片中的七七事變(2)
不過,從日本方面對七七事變的研究始終不衰,可以看出這個事件在日本整個近代史研究中始終佔據的重要地位。
而日本對於七七事變的研究,也保留下來了若干在國內不常見的材料,有助於從另一角度揭示這一歷史事件的全貌。
以下,就是一些日本保留的關於七七事變的歷史照片,因為這些照片似乎在國內媒體未曾見到,故此發來與大家分享。
15…2日軍繪製的盧溝橋周圍地形圖。可以看到,日軍一木大隊試圖“佔領後與中國方面交涉”的一文字山,正是切斷宛平與北平聯絡的咽喉。
15…3日方所作宛平/盧溝橋地區地形圖,可以看到日方第八中隊的演習區域,恰要穿過盧溝橋和宛平城。
15…4全副武裝的日軍實槍荷彈在中國軍隊鼻子底下穿越宛平。
選擇這樣的地點進行實彈演習,在當時雙方矛盾一觸即發的背景下,如果說沒有挑釁的意味實難令人信服。日軍回憶當時穿越城門時,城牆上的中國官兵總是面色嚴峻,如臨大敵——而這,竟然也成了日軍攻擊中國軍隊的理由之一——“中國軍隊富有敵意”。
當時北平周圍中日兩軍駐紮犬牙交錯,日軍與中國軍隊經常出現對峙乃至戰鬥的情況,日軍動輒包圍中國軍隊的駐地,這是一次雙方衝突中拍攝的照片。驕橫的日軍和作泰然自若狀的二十九軍軍官都可以看到。
15…5雙方衝突中拍攝的照片
15…6中國軍隊在豐臺的兵營
15…7日軍在豐臺的兵營
15…8盧溝橋打響後,雙方呈現拉鋸作戰,前後20日,日軍始終不能佔領宛平。這是雙方在宛平城外永定河畔交戰的前沿,日軍的戰壕清晰可見,遠方為雙方爭奪要點龍王廟。
與盧溝橋事變有關的幾名日方重要人物照片
15…9二等兵志村菊次郎——日第八中隊新兵
就是他在演習中的走失成為雙方開戰的導火線。事後日方也承認志村是因為剛入伍,缺乏經驗而走丟,但這個導致戰爭的“小人物”沒有受到任何懲罰。1944年,志村在緬甸死於孫立人部中國遠征軍之手。
15…10日軍第八中隊中隊長清水節郎大尉,戰後曾接受秦鬱彥的採訪
15…11日軍大隊長一木清直中佐,發動對宛平攻擊的直接指揮官,1942年在瓜達爾卡納爾和美軍的戰鬥中戰敗自殺。
15…12牟田口廉也,時任日華北駐屯軍第一聯隊聯隊長,有小東條英機的綽號,極力支援一木清直。戰爭後期因在緬甸戰敗,損失慘重被撤職。
15…13盧溝橋戰鬥打響後,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