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人,其中華人佔2。14萬人。 華人雖多,但地位低下。除少量港島本地的農漁居民,大多是來自珠 江三角洲的開山工、築路工、建築工、搬運工等。這些人在當地被富人視 為賤民。現今在自以為高貴的英人眼裡,更成了下下者。 林賽洋行大班,用輕蔑的語氣向英報的記者說:“土著華人,就像一群 會說話的役馬。” 人多勢簿 真正使洋人開始修正看法的,是太平大國時期的移民。 從1851年起,太平天國起義軍席捲華南、江南,大批富人攜帶金銀細 軟,逃到英殖民地香港避難。他們中有地主、官僚、富商、士大夫等,大 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來港,不僅帶來財富,還帶來了文化。太平大國 後期,又有大批的起義官兵為逃避清軍及地方武裝的追殺,攜帶劫富攻城
… 頁面 69…
而來的財富逃往香港。到1865年,香港人口達12。55萬人,其中華人12。15 萬人。 這些戰爭難民,約有一半做賣苦力的華工,另有一半從事商業服務業, 不可小覷這些華商,他們對活躍香港經濟起了很大作用。那時香港航運業 很發達,華商利用自由港的優勢,開展轉口貿易。當時與中國大陸南北做 生意的叫南北行,做南洋生意的叫南洋莊,做美國加拿大生意的叫金山莊。 西環的華人聚居區,出現了唐人街 (商業街),唐樓均是二三層的中式 建築。凡是內地有的酒肆、店鋪、賭坊、青樓,這裡幾乎都有。來光顧者, 除了華人,還有一向鄙視唐人唐貨的西洋人。 渣甸大班馬地臣,回英時在國會發表演說,他提醒議員們不可忽視華 人社團勢力的存在,他說:“如果認為華人只是一群會說話的役馬,那麼證 明他自己就是愚蠢。” 香港開埠,華人社群與西人社群徑渭分明。華人社群在當時的偏僻地 西環,西人社群在港島中心中環至銅鑼灣。華商財力漸大,已有能力到中 區收購西人的物業。對香港的未來,西人總是信心不足,搖擺不定。而殖 民統治下的華人始終認為,不管香港歸什麼人統轄,總歸是中國的地盤, 西人或打道回國,或遷行至上海等地發展,騰出的物業,華人就一一“吃” 下。西人“世襲”的中區,漸漸變成華人西人的混雜區。 華人雖沒出渣甸、林賽、顛地、旗昌這樣的大財閥,由於人口眾多, 綜合財力佔絕對優勢。在第8任總督軒尼詩時期 (1877年—1883年),港府 的抽水(稅收)90%來自華人。 港英當局對華人的崛起持有節制的歡迎態度。他們不希望他們統治的 香港是蠻荒海島,同時亦下希望香港的華人只是貧窮的勞工。1894年8月23 日,英殖民大臣裡本勳對港督羅便臣道:“在英政府保護下,香港已變成一 個華人社會而不是英人社會而華人居留地從來是香港繁榮的一個主要 力量。” 崛起商界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由於香港寬鬆的經濟環境與獨特的地理位置, 吸引了大批海外華僑來港定居。他們或是數代前就在南洋謀生的華人,或 是在19世紀中期“賣豬仔”去美洲澳洲的華工。他們的素質,普遍比同一 時期來港的南粵破產農民高,他們不是商人,就是技術工人。據統計,他 們每年帶來的資金為1000萬港元。 最早來港謀生的華人後代,這一時期也先後在華人社團崛起,他們有 的成了買辦,有的成了富商,有的從事醫生、律師等高收入職業。 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華商企業有:擁有13艘汽船的郭松汽船公司、古 輝山的主隆金山莊、黃堯卿的綢緞莊、馮華川的中華銀號、利民興國織襪 廠、紹興織造廠、大興織造廠、安樂汽水廠、廈門淘化·大同罐頭食品公 司、林宏隆玻璃廠、均安與藝興五金廠、梁元進中華電池廠、先施百貨公 司、永安百貨公司、大新百貨公司、廣東銀行等。 華商壟斷的行業有:南北貨進出口、中低檔商品零售業、中式餐飲業。 另外,屬於偏門的煙館、賭坊、妓寨等均由華商經營。 1911年,九廣 (九龍至廣州)鐵路全線貫通。其後,九廣鐵路又與粵
… 頁面 70…
漢(廣州至漢口)鐵路、平漢(漢口至北平)鐵路連線。這樣,香港與內 地南北的聯絡更加密切與便利。 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結束,北洋軍閥上臺,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中原人與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