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黃益善和羅榮桓。毛澤東當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這時的紅四軍,已有四個縱隊。第四縱隊便是鄧子恢、張鼎丞那支閩西部隊,在一九二九年八月成立。
第三部分:馳騁贛南毛澤東寫長信批評了林彪 1
就在毛澤東駐兵古田進行整訓之時,蔣介石下令進行“三省會剿”。“三省”部隊,即江西的金漢鼎部隊、福建的劉和鼎部隊和廣東的陳維遠部隊。剛剛結束了古田會議,毛澤東便決策主力由閩西向贛南轉移,以避開“三省會剿”的鋒芒——在三省之中,江西最“軟”。
新年剛過,林彪先率第一縱隊從新泉朋口出發。一月三日,朱德率紅四軍第三、四縱隊從古田出發,經寧化向贛南進軍。
毛澤東呢?他率第二縱隊到龍巖縣小池打了一場阻擊戰,然後返回上杭縣古田。
這時,毛澤東讀到了一封奇特的寫給他的“新年賀信”,信中透露了一股悲觀情緒,主張大敵當前之際,紅四軍應分散去打游擊,各自找出路。
信的作者是誰?林彪!此時,林彪已是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正在出徵贛南途中。
儘管戎馬倥傯,但是一月五日,毛澤東仍當即在古田村寫下一封長信致林彪。除了向中共中央寫彙報信比較長之外,毛澤東很少寫長信。這次他給林彪寫長信是個例外,竟然寫了七千字!此信是一封公開信,寫畢印發到紅四軍各基層單位。毛澤東在古田花了一天時間寫畢此信,翌日便率第二縱隊離開古田,向贛南進發。
這封長信,後來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成了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林彪比毛澤東小十四歲,生於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初一,即一九○七年十二月五日。湖北黃岡縣人氏,本名林育容,又寫作林毓容。
林彪的父親,親友通常稱他“四爹”,在雜貨鋪裡當店員。後來到長江小火輪上當會計,也做過織布工人。
林彪的母親,親友通常叫她“毓四婆”。
林彪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兩個弟弟。
林彪的父親在抗日戰爭時從湖北帶全家逃往衡陽,再逃往柳州。林彪的母親死於逃難途中。大嫂在去貴陽途中被日本飛機炸死。父親輾轉打聽到林彪的訊息後,找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被送往延安。解放後來到北京,一九六一年病死,終年八十四歲。
林彪的哥哥在黃岡參加過游擊隊,一九五九年因腦溢血而死。大弟弟林向榮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團政委,戰死於太原。二弟弟林毓菊後來在天津一家醫院擔任黨委書記。姐姐則生活在湖南。
林彪在九歲時讀私塾,十一歲入八斗灣浚新學校。一九二一年,新學校停辦後,他隨堂兄到武漢讀書。他受同鄉陳潭秋、林育南的影響,思想日漸進步。一九二三年,林彪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林彪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在那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自進入黃埔軍校起,由原名林育容改名林彪。
北伐開始時,林彪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排長。
南昌起義時,林彪擔任第十一軍軍部特務連連長。
此後,他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上山後一個月——一九二八年五月,他出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二十八團一營營長。過了半年,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他升為二十八團團長。這個團是朱德南昌起義帶過來的主力團。過了一年多,他升任紅軍第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成為紅軍的骨幹將領。
林彪此人性格內向,言語不多,論指揮作戰,確有一套本事。也正因為這樣,他才從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縱隊司令,一個一個臺階地邁上去。他在紅軍建設上也有貢獻,例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那最後兩項“注意”,便是林彪提出來的。不過,林彪又常常左右搖擺。在井岡山,在面臨第三次“會剿”時,他便曾提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毛澤東曾批評他“娃娃不懂事”。這一回,毛澤東讀了林彪的“新年賀信”,一下子便抓住了林彪的悲觀情緒。此時的毛澤東,剛剛在古田會議上批判了黨內種種錯誤思想,卻未曾對悲觀情緒來一通批判。而毛澤東對林彪悲觀情緒的反感,由來已久,毛澤東收到中共中央的“二月來信”,就直截了當地覆函稱中央“太悲觀了”一股激情在毛澤東的心中升騰,終於把思緒從筆端汩汩流出,寫出了致林彪的長信。他借林彪來做文章,以端正紅四軍上上下下的對形勢的錯誤估計。
第三部分:馳騁贛南毛澤東寫長信批評了林彪 2
毛澤東此信,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