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擴散等。但美國是不斷發展的,永遠在發展,沒有一個終點,我們相信發展能夠解決問題,雖然會產生新的問題。
袁嶽(Victor Yuan):
我認為,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也很欣賞美國賴以建立的value(價值觀)。美國的活力和價值在於解決問題的機制、方式和規則。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你談到了核心問題。我想到了克林頓總統說過的一句話。他說,“沒有美國解決不了的問題。”美國是一個自我調整能力很強的國家。美國人民來自世界的許多國家,這種複雜性必然會產生問題。但是,美國的制度能夠管理這些問題,保持國家穩定。從1776年美國建立,1789年憲法建立開始,每四年都有總統選舉,每兩年都有國會選舉。戰爭爆發了,選舉也還照常進行。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情況都沒有影響這種穩定。美國的制度能夠承受挑戰。
袁嶽(Victor Yuan):
美國似乎有孤立主義的傳統,始自門羅總統主張的“美洲人的事由美洲人打理”。對其他地方的事情表現得不是那麼active(活躍)。本來,似乎共和黨的孤立主義傳統更強烈,但為什麼在孤立主義偏強的總統執政時,美國介入的世界戰爭更多一些呢?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實際上,從美國參與的主要戰爭來看,一戰時的美國總統是民主黨的威爾遜,二戰時的羅斯福總統也是民主黨的,朝鮮戰爭時的杜魯門總統也是民主黨的,越南戰爭時的約翰遜總統是民主黨的。上世紀90年代波斯灣戰爭時的老布什總統是共和黨的。實際上,兩黨總統在這點上沒有區別。孤立主義是作為傳統存在的。但是有一點,美國人本身就是來自各個國家。美國人關心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因為這或許是與他們老家有關係的事情。這種孤立主義實際上持續不了,因為早晚會影響到美國人的老家。
袁嶽(Victor Yuan):
我的看法是,美國人關心的事情範圍很廣,比傳統上單一人種來源的國家要廣。孤立主義顯示不願讓其他國家進入美洲,但不影響美國人進入其他地區。當孤立主義主張與實際利益遊戲發生衝突時,比較來說,利益規則更有效。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我以前在喬治城大學,與克林頓總統是校友,我學習國際關係。我學習到,可以用三點來概括國際關係理論:第一,在國際關係上,沒有朋友,只有利益;第二,沒有永遠的利益,只有短暫的利益;第三,利益由力量決定。
第九篇 中美對視:內外有別話題76: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吃過中國菜
話題76
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吃過中國菜,至少吃過一次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我在中國呆了6年。經常有中國朋友對我說:大為,我覺得中國人對美國的瞭解超過美國人對中國的瞭解。剛開始,在上世紀80年代,我覺得很可能是這樣。後來,我覺得這種說法不一定正確。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的所有人,從北大教授到寧夏農民,對美國的瞭解是不一樣的。應該說,中國的精英對美國的瞭解超過美國精英對中國的瞭解。但是如果將所有中國人和所有美國人做比較,就不一定得出這個結論了。
所有美國人都知道“中國”這個詞。美國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你問一個普通美國人,中國是有幾千萬人嗎?他會知道你說錯了。還有,美國人認為中國比較窮,是個農業國家、發展中國家,不像瑞士、日本和美國那樣富有。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美國人也知道。比如,美國人都知道孔夫子——所有美國人都知道,哪怕只是受過一點點教育的人。美國人還知道儒家思想的概念,如尊敬老人、尊敬老師和重男輕女等等。還有,美國人認為中國學生非常用功。在美國有20萬中國留學生,他們與美國百姓的生活非常接近,這些學生學習很努力。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吃過中國菜,至少吃過一次。在美國的所有地方,哪怕只是很小的地方,包括農場,都能比較快地找到中餐廳。我認識的所有美國人都試過使用筷子,或者在吃中餐時使用筷子,這已經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美國人很欣賞中國菜。在所有外國菜,包括墨西哥菜和義大利菜中,中國菜最受歡迎。美國人都知道熊貓、長城和功夫。許多人學功夫,成龍是很知名的人物。美國人還知道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