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4/4 頁)
演出諷刺袁世凱的《新三國》,與一盞燈、林顰卿,趙君玉
等合演。
一九一三年十八歲
三月,革命黨人宋教仁被刺,為揭露袁世凱的罪惡行徑,毅然編演時裝
新戲《宋教仁遇害》(由孫玉聲編劇),在新新舞臺演出,引起強烈反響。
一九一四年十九歲
去海參崴演出。自組四喜班,與李琴仙,王金元等合演《別窯》、《長
坂坡》。初次試唱三麻子的紅生戲。
再次北上去煙臺,首演《路遙知馬力》。
一九一五年二十歲
進上海丹桂第一臺。同臺演出的有王鴻壽、馮子和等。初次與汪笑儂合
作演出,劇目為《獻地圖》、《馬前潑水》、《受禪臺》等。
十月,為譴責袁世凱稱帝,周自編自演《王莽篡位》。同臺合作者有馮
子和、馬德成、張德俊等。
一九一六年二十一歲
任丹桂第一臺後臺經理。
與歐陽予倩在丹桂第一臺合演紅樓戲《黛玉葬花》《鴛鴦劍》,聊齋戲
《晚霞》以及《家庭恩怨記》等。還演過《賽金花》、《紅菱豔》等。周信
芳以大嗓唱小生。
收高百歲為徒。
四月,編演《楊乃武》。合演者:月月紅、李慶棠、宋志普、李少棠。
九月,在丹桂第一臺演出《英雄血淚圖》,描寫的是林沖故事。合演者:
王鴻壽、芙蓉草、王蘭芳、馮志奎等。一九一七年二十二歲
與汪笑儂、王鴻壽等合演《黨人碑》、《哭祖廟》、《許田射鹿》等戲
目。
一九一九年二十四歲
二月,在丹桂第一臺首演《全本趙五娘》(又名《琵琶記》),一至四
本一次演完。合演者王靈珠、賈璧雲、李玉奎、羅小寶等。
五月二十一日,“五四”運動中北京學生遊行要求嚴懲賣國賊曹汝霖、
陸宗輿、章宗祥,周信芳編演新戲《學拳打金剛》,任天知編劇並客串演出,
其他合演者有王靈珠、苗勝春、王蘭芳等。
一九二○年二十五歲
五月,在上海丹桂第一臺首演《全本烏龍院》,在“鬧院”與“殺惜”
中間加入“劉唐下書”。周飾宋江,馮志奎飾劉唐。
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為周拍攝默片《琵琶記》,周飾
蔡伯喈,王靈珠飾趙五娘。楊小仲導演。但只拍了“南浦送別”、“琴
訴荷池”兩個片斷。這部影片沒有最後完成。一九二一年二十六歲
三月,在丹桂第一臺演出《麥城昇天》一至四本,開始在一、二、四本
中飾演關羽,合作者劉永奎等。一九二二年二十七歲
五月四日,周編演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在丹桂第一臺首演。此劇乃為
劉奎童初到上海露演而特地編寫,作為打炮。由劉奎童演蕭何,周演韓信。
一九二三年二十八歲
二月,脫離丹桂第一臺,北上演出。在海輪上改寫《臨江驛》劇本,在
煙臺與高百歲師徒兩處演出,聲勢極盛。再次加工《追韓信》,並參加義務
戲演出,從此自飾蕭何。並去天津、大連等地演出。
為配合和聲援“二七”大罷工,編演《陳勝吳廣》。一九二四年二十九
歲
到北京露演於北京第一臺、開明戲院,同臺的有蓋叫天、林顰卿等。他
把有個人特色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劇目介紹給北京觀眾,引起巨大反響。
為在北京建立立足點,集資開設新式旅館美益飯店。因用人不當,虧損
萬餘。離京奔赴濟南、青島。
一九二五年三十歲
回上海,重進丹桂第一臺,初演《臨江驛》及新編連臺本戲《漢劉邦統
一滅秦楚》。
一九二六年三十一歲
二月,轉更新舞臺,演《飛龍傳》,與楊小樓、芙蓉草合演,頗受歡迎。
五月,應聘到大新舞臺與王芸芳、白玉昆等合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