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戲曲,曾為北京名票房翠峰庵的票友,並得
到過孫菊仙的指點。一八七九年他中舉並任河南太康知縣,因觸怒當地巨紳
而被革職。棄官後,“下海”唱戲。
甲午戰爭後,變法維新思潮日益高漲。汪笑儂在改良主義思想影響下,
以戲曲進行通俗教育為宗旨,致力於編新劇,創新聲。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
失敗,六君子就義,譚嗣同臨刑長吟。汪笑儂為此痛呼:“他自仰天而笑,
我卻長歌當哭”,隨即編演《黨人碑》,借北宋書生謝瓊仙醉後怒毀元人祐
黨人碑的故事,痛斥蔡京、高俅等權臣的倒行逆施,矛頭指向戊戍政變中的
頑固派。後來又首演自編時裝新戲《瓜種蘭因》及許多針砭時弊、鼓吹革命
的新戲。他還參加創辦第一個革命戲劇刊物《二十世紀大舞臺》。表演方面
崇尚細膩真實,唱腔取程長庚、汪桂芬、譚鑫培之長,自成一派,蒼老遭勁,
慷慨悲鬱。
周信芳對這位愛國藝人、京劇改革家十分尊重和敬仰。他曾說:“笑儂
先生是一個非常值得欽佩的愛國志士。他憂國憂民,他痛恨當道的魑魅魍魎,
他迫切要求社會改革,但他不知道何去何從,因此就想透過高臺教化,憑自
己的身手口舌,來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他經常透過演出的戲來諷刺和抨擊
所嫉惡的政治與社會。”因此對這次合作非常重視。三天打炮戲,第一天演
《獻地圖》,第二天演《馬前潑水》,第三天演《受禪臺》。
在《獻地圖》一劇中,汪笑儂飾演張松,周信芳飾演劉備;其他角色是,
王鴻壽的關羽,馮志奎的張飛,應寶蓮的趙雲。
《受禪臺》也是汪笑儂所創作的名劇之一。戲中寫:曹操死後,李伏、
華歆等逼漢獻帝劉協禪位於曹丕。戲中借劉協之口,悲嘆祖先劉邦創業之艱
難。
有一次閒聊時,汪笑儂問周信芳:“你喜歡《受禪臺》這出戏嗎?”
“喜歡!”周信芳不假思索地答道。
“喜歡它什麼?是唱腔還是。。”
“這我都喜歡,不過,我更喜歡它在有些地方講了今天老百姓也想講的
話。。”
汪笑儂聽了,一邊點頭,一邊握著周信芳的手,高興他說:“你能理解
這一點,那太好了!”
接著周信芳又與汪笑儂同臺演出全本《風流天子》。周信芳演唐明皇,
汪笑儂前演李太白,後演雷海青。這個戲在上海唱紅,各地戲班紛紛來滬觀
摩,其中也有把戲剽竊了去的。汪笑儂口占一絕,其中有“臺中倖免周郎顧,
牆外還防李暮偷”的詩句。汪笑儂還把這首詩題在扇面上,背面畫上一幅花
卉,送給周信芳留念。
當然,不只是《受禪臺》;汪笑儂的《哭祖廟》、《馬前潑水》、《張
松獻地圖》尤其是《黨人碑》等戲,對周信芳都很有啟發作用。在藝術方面,
周信芳也認真地學習汪派。他沒有高音,就改走底音,把汪派唱腔加以融化。
後來他演汪派名劇《追韓信》,自己演蕭何,唱紅了。其中有幾句散板:“張
良往日甚聰明,聰明反作懵懂人,夏侯將軍速修本,三生有幸慰平生,見一
將軍在道旁。。”就是融化了汪派的唱腔,唱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與汪笑儂合作的過程中,周信芳積極開動腦筋,在藝術革新方面進行
探索。他對《獻地圖》中服裝造型就有一番改革。在戲中汪笑儂扮演張松,
周信芳扮演劉備。張松的服裝是這樣的:頭戴小紗帽,帽上掛桃翅,身上穿
官衣,系絛。這種扮相已經不同於老的,屬於改良的扮相。劉備在戲中是配
角,如按照老的扮相,劉備應穿紅蟒,花紋色彩很鮮豔,氣派又大。這樣相
形之下,張松就顯得黯然失色了。周信芳認為這樣處理不太妥當。他想辦法,
為劉備重新設計了一套服裝:裡面穿一身紅靠,把靠肚子拿掉,將圍在腰間
的腰欄繫緊。這樣,上身顯得狹小一點。與此相應,他又把左右兩個靠腿,
由原來向外翻的卷角改成向裡翻。另外,把靠旗的尖角剪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