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定主動突擊一下,於是利用是日夜暗,突襲山海關以西之孟家店和前後七里寨敵軍,激戰徹夜,斃、傷敵300 餘人,俘敵50餘人。
11月7 日,中央軍委電示李運昌、詹才芳:美軍直接向我作戰,助頑向我進攻,我應堅決抵抗。所俘之美軍7 人,應暫扣留,並向美軍抗議,將二切情形及美俘之供詞公開發表,速由新華社告延安,延安亦向美軍總部抗議。但不應虐待美俘,應做爭取工作。
同日,中共中央軍委又給李運昌、黃克誠、詹才芳等發電指示:山海關附近已發生戰鬥。3 師部隊到達冀東瞭解當前情況後,即取捷徑向錦州前進,但是必須隱蔽,不要使頑軍發現我軍大部隊進入錦州,可以從山海關以西以北離頑軍作戰地帶數十里以外的地區,繞過頑軍進入山海關以東的鐵路線上前進。
11月8 日,山東第7 師又以2 個營兵力出擊,奪回古城。黑河莊、紅瓦店村等陣地。
打了勝仗後,就有了發言權。楊國夫向上級報告說,頑軍特點是射擊準確,火力強,指揮靈活,通訊聯絡極好,每個陣地都安有電話。但害怕八路軍刺刀見紅,只要八路軍一衝,該敵就後退。
李運昌是山海關戰役的總指揮員,這時其擔心才一掃而光。11月9 日,他向彭真。林彪致電說:目前頑軍三個軍已在秦皇島登陸,數度企圖進佔山海關,均被我打回。應於目前固守山海關、九門口,而以助守石門寨、海陽鎮,灤河鎮,侷限頑於狹小範圍內。並不斷以夜摸襲擊動作消滅其分散駐守之敵,增加其物資生活困難,消滅其士氣。頑大軍久駐狹小範圍,人地生疏,不能展開,吃燒均較困難,後兵艦撤走則等於甕中之鱉,不難全部殲滅,東北可無大憂矣。
山海關前線的樂觀情緒傳到延安後,毛澤東於門月門日在給梁興初的電報中也認為“頑軍火力盛,士氣低。”“最怕衝鋒,一衝即潰。”並認為山海關一線如能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於大局極有利。“然而山海關的實際戰況與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11月8 日,國民黨軍最驍勇善戰的將領之一的杜聿明來到秦皇島,秉承蔣介石打出山海關,武力佔領東北的旨意,立即召集13軍將領會議。在會議中,當杜聿明聽到13軍軍長石黨所謂共軍火力強大,不可輕易進攻,建議加強工事,穩固防守等的彙報後,十分驚訝,他根本不相信石覺等的彙報。經實地勘測後,他召開營以上軍官會議,專門佈置了進攻事宜。
11月9 日,國民黨軍繼續向山海關鎮和撫寧進攻。山海關守軍頑強反擊。第13軍重新調整部署,將其主力一部轉向石門寨至九門口方向進攻,形成對山海關的迂迴態勢,但仍無大的進展。
11月10日,中共中央電示東北局:目前只爭半個月,半個月內黃永勝、文年生兩部5000人,梁興初、黃克誠兩部4 萬多人必能到瀋陽、錦州線。望今山海關我軍堅持半個月,即有辦法。
11月11日,在杜聿明等指揮下第13軍在美軍飛機掩護下,再次向山海關發動猛烈進攻。守軍各部隊在南自海邊,北至九門口、城子峪、黃土嶺的百里防線上,頑強阻擊,戰鬥異常激烈。各陣地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浴血苦戰,打退其多次進攻。
11月12日,國民黨軍一個營攻佔山海關南龍腰陣地。
11月14日14時,中央軍委給山海關前線指揮官李運昌。沙克發電指示:山海關、綏中、興城之線,必須堅守,掩護主力黃梁集中錦州,時間至少三星期,多則兩個月,望動員民眾,構築多道防禦工事。
11月15日,中央軍委給林彪、彭真、羅榮桓回電:你們11月15日給黃梁、楊國夫電已轉去,並令他們依照你們電令以先頭一部,配合楊國夫,打擊山海關、義院口方面之頑軍,主力迅速轉到綏中、興城之線。
11月30日,由越南海防海運至秦皇島的第52軍趙公武部全部登陸。14日,杜聿明重新下達了進攻命令。他重申了蔣介石的“連坐法”規則,嚇得各級軍官誰也不敢消極怠慢了。
15日,以第13軍全部及第52軍主力共5 個師,在炮兵和飛機配合下,猛攻守軍陣地,並以第52軍之25師和第13軍之89師出九門口,經角山寺東麓對山海關守軍側背的薄弱部位進行包圍。
杜本人也親自督戰。由於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楊國夫的7 師儘管全力阻擊,但也攔不住強大敵人的全力衝擊。
楊7 師頂不住了。他及全師從山東由陸路長途行軍至山海關,沒經休整即投入戰鬥。當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