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2/4 頁)
二千多死營將士說多不多,說少又不少。城門口就那麼大,要全部入城總要點時間。
在大概有一半死營將士透過吊橋時,建虜終於衝到了近前。
也幸好死營的身後就是護城河,建虜沒法憑藉馬力衝鋒,否則犁過薄薄的一層明軍後,就會掉入護城河內。
只見建虜紛紛減速下馬,而後徒步殺向死營將士。一旦和明軍混在一起,他們就不懼城頭的炮火了。
入城的死營隊伍馬上顯出了一些慌亂,有的想往吊橋這邊擠,有的想和建虜拼了,一來二去,便造成了一些地方的堵塞。
曹文詔見此,便讓身後的旗手搖動帥旗,傳令給另外三位大將,帶兵攔住建虜,然後自己也帶著親衛往外殺去。也只有如此,才能安定軍心。
這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死營將士們馬上就不再慌亂,開始有序地進城。
袁可立在城頭看得不斷點頭,開口讚歎道:“真乃猛將也!”
然後他又向祖大壽命令道:“傳令,火槍弓箭掩護。”
對於是否接納城外死營入城,袁可立自有主見,他觀察一會後馬上做出決斷,勒令城內守軍接應死營入城。但終歸是要進行佈置才行,因此才有了讓曹文詔焦急等待的那段時間。
一時之間,建虜群中又被打出了一片空白帶,隔離了後面的建虜,使他們無法衝進死營陣中。
城頭的支援讓後陣殺敵的死營將士們壓力為之一輕,也使他們知道身後有兄弟部隊在掩護他們。
於是,死營將士紛紛奮起餘勇,殺得更兇狠,要把這些尾隨而來的豺狼統統殺死。
奴酋多爾袞在炮程之外遠遠看到這個情況,恨得直咬牙。也是因為追得急,並沒有隨軍帶大盾牌之類的,就無法越過那段隔離帶。
這時,多鐸和代善先後到了,看到多爾袞的帥旗,聚了過來。
他們也沒互相打招呼,紛紛看著戰況皺眉。
眼看著護城河外的明軍越來越少,慢慢地都匯聚到吊橋附近,馬上就快要都過吊橋了。
多鐸發狠地傳令道:“抬著那些死屍,擋著城頭明軍的彈矢,給我粘上去。”
多爾袞此時已平復了急迫的心情,聽到弟弟的命令,也發出軍令道:“弓箭手覆蓋吊橋附近,騎軍準備衝鋒吊橋。”
然而,戰場的情況太過混亂,等他們的命令傳到前線時。明軍基本已經都過了吊橋,在城內派出的槍兵協助下,吊橋繩索雖已被建虜砍斷無法拉起,但建虜也沒法攻過來。
倒是最後建虜弓箭手的覆蓋,讓來不及進城的明軍受傷頗多,就連最後進城的曹文詔,也是身中幾箭。
明軍一進城,城門隨之關上,城頭的滾木礌石紛紛砸向湧過吊橋的建虜,讓建虜留了一地的屍體後狼狽而退。
勝利完成了救援城外同袍的任務,城頭上的明軍看著遠去的建虜,齊聲歡呼起來,慶祝著勝利。
而死營將士在進城之後,卻紛紛攤倒在地,再無餘力站立。城外一戰,把他們本已耗得差不多的體力用得一點不剩,沒有多日的休息恢復,怕是緩不過來。
城門頭上,袁可立笑呵呵地看著身插幾支箭的曹文詔帶著三個手下走向自己。
“末將參見中丞大人。”曹文詔領著手下三將單膝跪地,向袁可立行禮。
雖然他不是袁可立所管,現已是京營中其中一營的統領。可袁可立也算對他、對死營是有救命之恩的,他這一拜倒也發自真心。
曹文詔的勇猛讓袁可立非常欣賞,他彷彿看到了自己以前的舊將,已經戰死的張盤。
他笑著說道:“軍前無須多禮,快快起來。”
隨後又關心地問道:“你身上可有妨礙。”
曹文詔剛站了起來,聽到袁可立關心的話語,才想起身手還插著幾支箭,就順手都拔了,一邊回袁可立道:“多謝中丞關心,末將穿了幾層甲,建虜的輕箭射不進去。”
袁可立一笑,正想再說話之時,只聽曹文詔吩咐身後不遠的親衛道:“把人帶上來。”
他一聽,就不再說話,好奇地看著曹文詔要把什麼人帶上來。
在這間隙,曹文詔又和祖大壽、何可綱見禮。表面看來,他們之間都互相笑著道賀,並無間隙。
一個看似蒙古族的老頭被拖到袁可立的面前,丟在地上。看那樣子,好像已經奄奄一息了。
曹文詔在一邊解釋道:“他就是科爾沁部的達爾罕王賽桑,建虜的最大走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