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人夫死無依,一屆歲暮即按名賙給。以故九江城內,軍民人等,無不悅服,林啟榮又善於將將:所有部下諸將,皆稱為兄弟;既不愛惜金錢,又好歸功部曲,將校多樂為用。且能與士卒同甘苦。慰問死傷,待如子弟。因此鎮守九江數年,最得人愛戴,每有戰事,莫不甘為效死。那林啟榮既優待一體軍民,自士卒以至居民皆共相守望。
卷: 又知九江為重要之地,敵人在所必爭。於太平天國六年,增鑿四門河道,引水入城,以防斷絕水道;又闢墾荒地,令軍士屯田,且與業戶稅田開耕,以裕糧草,務使九江城內,常有二三年的餉項;復開闢鐵煉局,製造器械,遂使九江一城,無物不備。
卷: 種種計畫久為清將所知。以至曾國藩亦稱林啟榮為林先生,景仰極切。
卷: 此次曾國藩會合五路來攻九江,前後數戰,損傷二萬餘人。於是從胡林翼之策,圍困九江,志在斷絕九江交通,以望九江糧械,當有斷絕之日。不料林啟榮既籌備在先,防患未然,故雖被困日久,九江全無損害。官文一發納悶,又與諸將計議。
卷: 李續宜道:“攻之不克,困之不能,惟有挑選死士,自為一軍,以與林啟榮決個生死耳!”官、曾、胡三人,至是亦無別法,急下令軍中,募死士二千人,分為四隊:每隊五百人,欲冒死至城垣焚之。其願充此役者,死後恤銀二百;傷者恤銀五十;若不死不傷者,每人將銀十兩,以資鼓勵。此令一下,約二日後,已募得二千人,準備行事,而以大軍為後繼。
卷: 那林啟榮見清兵三日不出,料其必有異謀,急令軍士小心防備。時九江居民,見九江被困,多願出營助力。林啟榮大喜。乃令鄉民備任工役;將一切兵士,盡作防戰,增攜火器,以為對付。到次日果見清兵前隊人數不多,分四路而來,大軍則隨後擁護繼進。林啟榮見之謂左右道:“彼前驅小隊,殆將冒險誓死以來矣。”即下令軍中,休令敵兵前隊近城:凡見火器可及,即擲火焚之。軍士得令,果見清兵前隊,每約五百人,並無長槍,各攜短火,另負小包而來,至是已知清兵志在焚城。惟林啟榮已令軍士,先擲火器,從遠焚之。還虧林啟榮平日訓練軍士,卻另有兩法:一是令軍士由高跳下,或由下躍高,初則由二三尺,或四五尺,漸至丈餘皆可跳躍;一是令軍士拋擲物件,使能及遠,視所擲之物,重量若干,看擲得最遠者,即受上賞。軍中練習有素,故那時拋擲火器,皆能及遠。當清兵前隊猶未至城下,已多被林軍火器所焚。唯是時清兵前隊,亦能冒險,皆衝火林而進。把縱火之物,向城垣擲來。只一場算是火戰:兩軍煙火薰天,喊聲動地。清兵所擲火器,還是不多,因前隊各五百人,多已先為林軍燒斃。林啟榮令軍士一面擲火,一頁發槍發炮,清兵死傷極眾。鄂督官文見焚不著九江城垣,急令發炮攻擊。少時清兵火器亦盡,火煙散處,已見屍骸遍地。惟林啟榮一軍,仍不住拋擲火器,清兵死傷山積。胡林翼見勢不佳,急下令退軍。計是役清兵死傷萬餘。巡撫李續宜,亦被槍彈擊傷左腿,其餘各路部曲,亦死傷數十人;林啟榮軍中亦死傷二千餘人。自辰至申,歷戰八句鍾,方始收軍。林啟榮知清軍損傷更眾,惟本軍亦死傷二千餘人。自念清兵在外,即死傷眾多,亦易催救;惟自己在城內,死一千,即少一千,乃飛報各道,催取救兵。奈金陵被勝保等所擾,洪秀全不肯放李秀成離去金陵,陳玉成、李世賢又各被牽制。李秀成乃飛報李世賢,力當各路,使抽出黃文金,往救九江而去。惟官文等敗後,覺迭次進攻,皆徒損人馬,未嘗攻得九江要害,乃大集諸將計議;胡林翼道:“鬥智鬥力,林啟榮皆足以拒吾。今惟有開地道,埋地雷,以炸之耳!”曾國藩道:“波拒御極能,安能埋藏地雷乎!”胡林翼道:“今當令三軍步步為營,節節而進,一面攻城,一面掘通地道,以炸之可也。”官文道:“恐兵士損傷過多,不得不退,是地道反無成矣!”胡林翼道:“此易事耳。前軍宜結陣堅固,陽作攻城,以專從事於地道。四門皆用此法,林啟榮不能出而求戰,即不能傷我地道工兵矣。”諸將皆以為然。乃每日必派兵攻城,先固前陣,虛作進勢。
卷: 林啟榮在城樓上觀望,不覺面為變色。暗謂部將元戒道:“敵人非真進攻,殆有預謀也。觀其後營塵頭大起,往為擠擁,是從事於地道無疑。此次若無外援,九江危矣!”說罷欲就近飛催李世賢來救。怎奈四城被圍得鐵桶相似,不能殺出;又日望救兵不至,林啟榮悶極。猛思一計:急令三軍亦從城內開掘地道,以透出城外,直透城外長濠。在地道中排以鐵板,並壘以巨石,以阻清兵地道之策。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