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卷: 是時湖北郡縣,徵的降的多已平定。於是大修國制,改定刑章,盡去滿清的殘酷:死罪至大辟而止;行刑只可打藤;罪輕者免刑,訊走後都罰作軍營役。又禁止拜跪,人民大悅。官制各有專司,不能兼缺。文官乘輿,武官乘馬,減除執事僕從。諸王皆衣黃袍,侯相衣紅,以下皆衣藍色譜服。文的分鳳、鶴兩等,武的分麟、獅兩等,制度井然。統計自入湖北以後,男女來歸的數百萬;得滿清庫銀亦百餘萬,輜糧器械不計其數。便大會諸將,議取江南。這時正是天國太平三年,滿清咸豐三年,清主以賽尚阿師久無功,責令歸旗,以宗室琦善代其職,並令琦善與向榮同拜欽差大臣。琦善總領五省及東三省馬步兵三十餘萬,出鎮河南,以窺湖北;向榮亦統江、皖、湘、鄂之眾,不下十萬人,駐守安徽,以當前敵。清主又令曾國藩統率湘勇,會攻湖北。
卷: 洪天王聽得三路人馬,聲勢甚大,便與錢江計議。錢江道:“聽得清廷以雲貴總督吳文熔移督兩湖;令胡林翼為湖北巡撫,親與我們對敵,亦不可輕視。總之,不進,不足以一隅當四面之衝;進則可以將清軍立為齏粉。大王始終聽臣,也不是錢江誇口,遠則一年,近則數月,管教大王穩坐南京金殿也。”洪天王便問計將安出?錢江道:“琦善以親見用,亦賽尚阿等耳,非將才也。此行必須駐兵汴梁,以觀曾、胡勝負,此一路不足憂矣;只有曾、胡兩路,以功名心重,必銳圖湖北,當以上將領軍,駐於漢陽以待之。愚意以九江為數省咽喉之地,不如以上將先行據之,斷彼數省交通;亦可順入江西,以分其兵力,然後我盡統大軍,以下江西可以。”洪天王深然其計,次日即傳旨東征。
卷: 留秦日綱、胡以晃守武昌。又暗忖錢江每以楊秀清阻撓軍令,此次不便同行,便令領水陸各軍六萬人住鎮漢陽。又令李秀成取九江。秀成薦偏將林啟榮才可大用,天王即令秀成與啟榮領大兵一萬,望九江而去。天王自統率諸將,起大軍二十萬,分作兩路:一路由蘄水取道太湖,沿潛山趨三橋,直攻安慶;一路由宿松沿荊橋,過徐家橋,入石牌會攻安慶。以石達開、陳玉成為前部,以李開芳、林鳳翔為左右護衛,錢江為軍師。大軍分作五路:第一路是韋昌輝、譚紹恍;第二路是黃文金、李世賢;第三路是羅大綱、曾天養;第四路是洪仁發、洪仁達;洪天王自與諸將為第五路。萬大洪、林彩新為運糧官,賴漢英為合後,謹擇正月壬寅日初十出師。又因安徽省城,貼近長江河岸,先令蘇招生、吳定彩,以船舶二十艘,助守漢口;餘外船舶八千萬餘,都由陳坤書、陸順德帶領,沿水道分進,然後統率各路:以第一路、第三路為左軍,進宿松;以第二路、第四路為右軍,進太湖;洪天王自統諸將為兩路救應。浩浩蕩蕩,直望安徽進發。大軍將到蘄水,勇軍首領任得勝、李侍仁先後來迎。洪天王安撫已畢,就令二人作嚮導官,引軍前進。早有細作報到向榮軍裡。
卷: 時江忠源正授安徽布政使。他自向榮由武昌兵敗,退至黃州,又恐守黃州不住,已退入安徽屯駐。聽得洪軍大隊前來,一面飛報兩江總督陸建瀛與安徽巡撫蔣文慶,準備接應,卻自與向榮商議應敵之計。向榮道:“敵兵分水陸而來:水師我所未備,實自吃虧。現安徽以太湖、宿松兩處,為第一重門戶。與其待敵入境,不如先出迎之,較為上策。”江忠源道:“琦善以十萬之眾,駐守河南,若乘虛下湖北,以邀洪軍之後,而我堅壁以待之,彼將亂矣。但不知琦善意見何如耳。”向榮道:“琦善以宗親得膺重權,斷不能靠他出力。觀於賽尚阿,可以見矣。”江忠源點頭稱是。旋得安慶文報馳到,說稱兩江總督陸建瀛,領兵五萬,親自來皖助戰。向榮得了這個訊息,更覺心安,便立即發令,督兵前進:以湯貽汾為先鋒,領兵萬人,先到宿松堵守;以張國樑領兵一萬,握守太湖。忽流星馬飛報:天國大兵已出鄂境,分取太湖、宿松,五路人馬,聲勢甚大。向榮聽得大驚道:“彼軍來何速也。”便催令湯貽汾、張國樑,火速起程,到宿松、太湖駐守;自與江忠源各統大軍,陸續進發。時天國大兵已倍道而行,探得向榮、江忠源分兩路防禦。
卷: 洪天王向錢江問道:“今分兵兩路,究取何路為先?”錢江道:“今宜兩路並舉,而當著重宿松,因從此陸路進兵較易,待宿松、太源俱下,即會合以取安慶可也。”便令石達開、陳玉成會同韋昌輝、譚紹洸、羅大綱、曾天養,齊望宿松而來。清將湯貽汾聽得洪軍勢大,料敵不過,便與部將彭定基計議,謹守城池,不敢出戰。更在城外築成長濠以御之。一面飛報向榮,催兵前來。向榮知洪軍改分兩路而進,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