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證是很公正的。
他本人告訴我們,在決定轉向法利西教之前,他曾經研究過埃塞尼教派,他說:“我十三歲時渴望瞭解有關我們當時的三大教派:法利西教,薩多塞教和埃塞尼教的各種不同見解,以便在認識了三大教派之後,能專注於在我看來最優秀的其中一派。於是我對這些教派進行研究,作了很大的努力,嚴肅認真地加以考察十九歲時,我開始體驗世俗生活,專心研究法利西教派,它比任何哪個教派更接近於希臘人的斯多葛教。”
(《約瑟夫自傳》)下面就是他在《猶太戰爭》第二卷(第二卷第八章)
中對於埃塞尼人的一番描述②:他說:“我們中間有三大哲學派別③。
第一個是法利西派;
①阿斯穆家族,指公元前二世紀以猶太古老的執政官阿斯穆為首領的神聖家族。——譯者②在我看來,這段描述以及我在此引述的有關埃塞尼人的其他段落,對於歷代的哲學是如此重要,以致在任何某個主題上,我幾乎再也找不出更加珍貴的古代證據了。下面的譯文,我儘量做到忠實原意。收集的原文字身殘缺不全,由阿爾諾。唐第利翻譯的約瑟夫的這段論述,以及由蒙化宮翻譯的費龍論著,只是連篇的曲解之詞。
③或稱宗教派別:猶太人中間有三種哲學派別。
194
091第二部分 過去
第二個是薩多塞派;第三個是埃塞或埃塞尼派①。
後者是這三派中最嚴肅、最著名的一派②。埃塞尼人生來就是猶太人,但他們是以彼此間的友愛聯絡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聯絡要比其他人之間的聯絡③更加緊密。
他們把感官的享樂看成邪惡,把禁慾和戰勝個人情慾看成美德。
他們厭惡結婚④。
他們領養別人的孩子,從小對孩子實行教育,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並向孩子們灌輸他們的信仰和他們的道德習尚。這並非因為他們要破壞婚姻,要破壞由於婚姻產生的自然傳種接代,而是他們害怕婦女的軟弱和縱慾無度⑤。
他們實際厭惡的東西,則是財富。他們中間實行著一種令人讚美的共同體生活制度⑥,根本不可能找到某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加富裕的情形。因為這就是法律,根據這種法律,凡加入該教的人一律應該放棄財產,以避免他們之間有些人由於貧困而受辱,另一些人由於富裕而驕傲自大,同時可以將各人的財產象兄
①在約瑟夫的原文裡,用的是“埃塞尼”
,而在鮑費爾引述的同一段落裡(《論齋戒》第四卷)
,卻寫成為“埃塞”。此外,還發現約瑟夫在其《猶太古代文物》一書中:在使用這兩個名詞時都不加任何區別。
②它被認為是最嚴肅的。文中的意思是:他們被認為受到最嚴肅的訓練。
③他們是猶太種族,但比起別的猶太人來,他們彼此之間更友愛。
④希臘原文為“蔑視”。
約瑟夫此處談到的是埃塞尼中節制婚姻的一派。
後面還會提到埃塞尼另一派仍實行婚姻制,並使之神聖化。
⑤聖歐芮納(《福音書備考》)和鮑費爾(《論齋戒》)引用的約瑟夫的話是到這裡結束的;可是在約瑟夫的原書裡,還有這樣一句:“同樣不相信,有哪一個婦女對其丈夫節守忠貞。”
⑥“共有的”。
195
第十二章191
弟間共有的財富那樣聚積起來,形成眾人的共同財富。他們把全身塗上聖油,灑上香料,作為一種使命;如果他們不知不覺弄髒了,他們就得馬上去洗乾淨。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他們的衣著永遠保持潔白,對梳妝打扮不加考慮乃是十分榮譽的事。他們選擇幾個人管理公共財產,他們全體人不分高低地根據每個人的需要,對收入進行分配。他們沒有特殊城市;而是集體居住在一個城市裡;當教派成員從其他地方來到的時候,這些來客分散居住到各處:雖然他們可能是初次相見,他們卻一見如故。因此,用不著攜帶任何東西,他們就可以進行免費旅行①。他們的衣服和鞋子只是遇到意外撕破或穿久用舊的情形時才去調換。他們不買也不賣;但是每個人將自己掌握的東西去支援那些急需的人,同時也從別人那裡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作為交換;甚至在沒有任何交換的情況下,人人可以自由地獲得他所喜愛的人的支援。至於涉及到天主的一切,他們的宗教顯得非常獨特②。清晨日出以前,他們決不講一句有關生活瑣事的話,而是面向太陽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