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第2/4 頁)
貴做為農奴,他們耕種的土地也是被安排在遼南這邊,這些來自北直隸和山東的漢民們更是心向故國。
在正常展的歷史上,這些漢民會逐漸的適應關外的生活,逐漸的被滿清消化,成為他們可以應用的力量,不過河間府的失敗讓滿清韃虜沒有更多的人口補充,而王海率軍在朝鮮的登陸,在漢城的駐紮,則是讓滿清猝不及防倉促動員,在還不安定的遼南區域開始徵和搜刮,結果激起民變。
大量的壯丁被抓捕,大量的口糧被徵,逼得對韃虜武力畏懼異常的漢民都是忍無可忍的起來反抗,村村烽火,莊莊反亂,本來這種臨時無組織的變亂對韃虜來說根本不是麻煩,可多鐸去往朝鮮,為了攻漢城的保險起見,抽調了遼南的大批兵馬士卒,出現了這樣的動亂之後,滿清一時之間居然找不到能用的機動部隊。
這樣的變亂也不會成什麼氣候,無非是拿著農具的民夫無奈的反抗罷了,即便是地方上的一名牛錄,倉促間集合起十幾名騎兵,也能殺散幾百人的變亂,等到豫郡王多鐸和鰲拜從朝鮮回來,鐵腕鎮壓立刻是開始了。
再怎麼荒唐放蕩的滿清親貴也是野獸,年輕的多鐸也是嗜血的蠻族,大軍的鎮壓很快就有效果,在鮮血和死亡的震懾下,遼南和遼東這邊的局勢平靜的很迅速。
崇禎十六年,漢民們逐漸是適應了遼東的生活,並且覺得這邊的生活未必比多災多難的大明內地差,在崇禎十七年,沒有人再這麼想了,漢民百姓們的心中重新被仇恨所充滿。
五月、六月間,透過長山列島有許多大船在距離遼南海邊十里的地方停駐,從大船上放下了小艇,四五個人一隊划著向海岸而去。
羊官堡、南信口、北信口、娘娘關、歸服堡這些沿海的堡壘和關口,都有人在附近登陸,這些人自己帶著乾糧,身上穿著的衣服完全和當地人一樣的打扮,他們也是剃留辮,口音也是遼鎮或是山東的口音。
如果有人盤問,還會現他們身上拿著滿清官方開具的憑證,這些人看著對遼東遼南的地域很熟悉,他們順著道路,從沿海到內陸,只要有漢家農民的村子,這些人就會想辦法進去。
有的人進入村子之後,在追殺下逃了出來,有的人進去了則是沒有出來,有的人則是進入這個村子之後出來,又是前往下一個村子。
不知不覺之間,遼南遼東的漢民中開始流傳一個訊息,說是在定遼鳳凰城的南邊,大明派來的一名軍將已經是光復了藩國朝鮮,並且把陣線推進到義州一帶,凡是過去投奔的漢民都可以分到田地,並且可以拿到很輕的賦稅,並且那是咱們漢人的地盤,再也不用給這滿清做牛做馬了。
很多漢民做包衣已經習慣了,習慣安定的農戶們更是害怕這樣的風險,可第五次入關失敗之後的滿清局勢極為不穩,漢民們對滿清沒有那麼大的信心,同樣韃虜的勳貴對漢民也是提防萬分,稍微有點外因,這個矛盾就要激化,就要流血。
被搜刮、抽丁和鎮壓之後,漢民已經是徹底絕望了,他們對滿清韃虜再也沒有什麼幻想,在當日間來到村子的那位“妖人”留下的話語指引下,趁著滿清大軍歸來,倉促間無法分到地方上鎮守的空檔,走小路進入朝鮮。
滿清韃虜的血肉被這麼一點點的吸走,緩慢的注入還很弱小的朝鮮駐屯軍之中。
不過王海對這些投奔漢民的態度也是很奇怪,修築營地和防禦工事的同時已經修好了幾個大莊園,所有來投奔的漢民都被圈在了裡面,就好像是關著罪犯一樣。
過來的很多漢民心中不滿卻逆來順受,也有許多人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不公待遇,在莊園中破口大罵。
怪哉
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
人們成群結隊的從遼南和遼東之地,費盡千辛萬苦,
險來到這個鹽川和定州一帶投奔韃虜在這些地方上的空虛僅僅是相對的,即便是那些滿州的老卒也是經過訓練的戰士,也不是這些漢人民戶們能夠比擬的,這一路上吃了許多的苦頭,也有人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來到漢人的地方就是為了離開那拿人不當人的韃虜管轄的地盤。
可來到這裡,怎麼還要受到這樣的待遇,每個被關進莊園的漢人心中都頗有不平之氣,脾氣火爆的更是直接破口大罵。
但這當兵的是從來不和你們講道理的,在那些穿著盔甲,手持利刃的兵丁威逼之下,不管怎麼不情願,也要被關在其中。
從一開始過去以後將近七天,幾千人被圈進了莊園之中,好在是朝鮮地方上還多少有些積存的糧食,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