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說話間,把手中的紅紙短條幅貼到了牆上,然後又是急忙的跑走,看著牆上貼上的條幅,李孟突然勒住了馬,盯著那條幅看了半天。
這隊伍的人完全是糊塗了,李孟看了會之後,又是驅動了馬匹,朝著城外走去,走了一段,李孟放聲大笑,笑聲極為的歡暢。“
“如果您願意,請安排下人在府第的後牆上貼一張家宅平安的紅紙條幅,如果不願,什麼也不用做”
此時的李孟給大家的感覺愈發的奇怪,心想出門的時候還是低沉,怎麼突然就是這麼快樂,李孟自然不會和手下們解釋這些,只是昂然出城。
在萊州和青州兩府,李孟這一行人走的很舒服,沿途的那些負責私鹽銷售的土豪和鹽梟們,都是巴不得李孟住在他們那裡,現在萊州的鹽政巡檢可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只要是伺候的高興了,一定會有許多的好處。
李孟這次走的路線是從濟寧州中專,走單縣入河南,沿著黃河兩岸走,這樣走的好處,一來可以乘船憑藉水運,二來是在河南雖然紛亂,不過官兵依靠水運的高速機動性,還是能夠維持河岸兩邊的控制權。
到達濟寧州之後,自家的香鹽店鋪誠惶誠恐的迎接自不必說,算是老關係戶的文如商行也是過來招待。
逢猛鎮的王家和孔家兩位鹽商掌櫃,其實都是這文如商行派出去的人,李孟靠著手下和其他鹽販子鹽梟的打聽,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兩家鹽商把在萊州收來的鹽,透過水路運到濟寧之後,然後朝著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售賣。
雖說那邊是淮鹽的地盤,可是自從闖王,闖將的陝西民亂開始之後,地方上就是糜爛不堪,原本太平年景能做的事情,這時候都是做不了了。最起碼那些商路都是斷絕了,可是兩淮鹽商不能做,文如商行卻可以。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東家請客
他們所欠缺的無非是鹽貨的來源,兩淮鹽商對於鹽貨的走向控制的很嚴,要是文如商行在他們手中拿貨的話,成本就太高了,根本賺不到什麼錢,所以去萊州默不作聲的收鹽買賣就是最佳的選擇。
人不吃飯會餓死,不吃鹽同樣會得病而死,亂世交通不方便,鹽路幾乎是斷絕,鹽價也是跟著飛漲起來,文如商行在這上面發了大財。
不過要想繼續發這筆財,就要看李孟的態度了,李孟控制萊州的時候,文如商行還可以在青州的石臼一帶收鹽,但是李孟差不多控制了山東五個府的鹽貨買賣之後,這條路就行不通了。
只能和在逢猛鎮那邊一樣,每年和李孟商議好價格,然後購進鹽貨,說白了,等於是財路操縱在李孟的手中。
李孟做的還算是地道,並沒有對他們榨乾吃淨,價格在第一年漲了以後,就一直是維持著這個價錢,而且李孟搞起來的這個體系,在半路上幾乎沒有什麼損耗,需要提防的事情也少很多,算計起來,比從前還要更好些。
既然是雙贏的局面,文如商行對李孟要做什麼也都是大力的支援,比如說在濟寧州炒賣青鹽,若是沒有熟悉本地情況的人配合,也不會有那樣的效果,而且讓文如商行這些人更加高興的是,凡是跟著李孟做的事情,幾乎都是賺錢了。這讓他們對李孟地態度更是親切和熱乎了不少。
這裡李孟一來濟寧,馬上文如商行的大小掌櫃地都是熱情的接待。特意在濟寧州最大的酒樓臨風樓擺下酒宴,接風洗塵。
這時代趕路根本著急不得,李孟也是安心慢慢的走,文如商行的設宴,他也是欣然前往,在他的瞭解中,文如商行在河南的北部很是吃的開,各方面都是賣幾分面子。當然,李孟這邊走濟寧,也有個重要地原因就是希望文如商行幫忙安排下,如果有領路的嚮導和一些其他的照應,路上也會好走許多。
陝西的亂民闖軍和官兵打的血流成河。又有其他幾支河南本地地勢力在裡面摻乎,不管你是官兵還是亂民的背景,都是風險極大,不過文如商行這方面的顧及卻少了很多。
歷朝歷代,這曲阜的孔家都是個很超然的存在,不管是誰做江山,總是給要優待曲阜的孔氏,畢竟這是聖人的後裔。華夏又是以儒為宗,尊重孔家就相當於尊重天下的讀書人,而這讀書人則是天下地根本。所以在外面,明裡暗裡打出孔府的牌子來。總歸是大家要賣幾分面子。孔府處處標榜聖人傳承,講究個“禮”字,但是這“利”字也是從來不放下,先不說,這幾十萬畝的田地。在濟寧州的商鋪商行。就連這私鹽買賣都要涉足一二。
讓人有些想法,當年孔老二奔波列國。到底是為了什麼
文如商行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