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沈兼士諸君,身與目擊,尤能絕對擔保人言之不足信。經委員此語,採及流言,想明察如政會諸公必不輕信之也。
經委員又說:“現在的幾位理事先生,或不至有黑幕不到一二十年,故宮的珍品,盡成贗品了。”這兩句話,豈不是有意自相矛盾,說現在的諸位理事不可靠嗎?圖窮而匕首見,其誰信之?現歐洲各國為供歷史之參考,對於以前皇政,王政時代物品,莫不收羅儲存,惟恐落後。即蘇俄在共產主義之下,亦知保護舊物供學者之研究。至於美國,以新建國家,自己原無古物,亦爭往歐洲尋購。其不可得者,更以石膏模型代之。其惜古之心,何其壯耶?至於檔案,雖一紙三微,亦不肯異之,本國者不足,更求之他國。倫敦英國博物院所藏東三省檔案,亦至多,前年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參贊伊瓦諾夫,且要求北京大學派人往海參威代為整理,議雖未成,蘇俄之注意文物,由此可見。一代文化,每有一代之背景,背景之遺留,除文字以外,皆寄於殘餘文物之中,大者至於建築,小者至於陳設,雖一物之微,莫不足供後人研究之價值。明、清兩代,海航初興,西化傳來,東風不變,結五千年之舊史,開未來之新局。故其文化,實有世界價值,而其所寄託者,除文字外,實結晶於故宮,及其所藏品。近來歐美人士,來遊北平,莫不嘆為大可列入世界博物院之數。即使我人不自惜文物,亦應為世界惜之。還觀海外,彼人之保惜歷史物品也如彼,吾人宜如何努力?豈宜更加摧殘?且故宮之內,所藏與革命史料有關者頗多:汪精衛之供詞,趙爾巽、徐世昌等身事民國,仍向溥儀稱臣之證據。段祺瑞因此,屢次思加以摧殘,賴多方之護持,始未得逞。今經委員一加提議拍賣物品,逆證隨消,是何居心?誠不敢加以■測也。兩月以前,張作霖亦有提取故宮物品之議,本會曾電當時主院事者之王士珍、袁金鎧等,謂“國寶摧殘,國刑具在,請慎保護,以免國誅!”王等深懼物議,其意隨寢。足見摧殘文物,誰敢屍名?維護歷史,莫肯居後。即張作霖,亦不敢排當時清議,受千載惡名也。至經委員以為拍賣古物,可以建築博展會,是直如北京內務部之拍賣城磚以發薪矣。尤而效之,總理在天之靈,亦必憤然而不取也。
今者北平初克,外邦人士,對於吾黨之措置,異常注意,若不是建設是尚,專加破壞,誰負其責?是為鈞會所不取。本會保管古物,職責攸關,心所謂危,不敢緘默。明達如諸公,必能排去邪議,保障文化。敢請仍照原議,設立專院,使有責成,而垂久遠。後來學者幸甚!世界文化幸甚!謹呈
第二部分:成立故宮博物院翻案及其挽回(4)
中國國民黨中共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
大學院古物保管委員會
主席委員張繼
這一案擱了兩個月,易寅村病?,他本人也是政治會議的一員,可以說話比較有力。在155次中央政治會議,提出了以上的兩篇煌煌大文併案討論。譚組庵先生主席,他自己宣讀這篇呈文,且讀且笑,以為詞鋒與經先生的原文相映有趣。
易先生起來說了不少話,聲述博物院艱苦奮鬥的經過,經亨頤當然失敗了,一致無異議地透過了函中央常務委員會維持原案,請函國府照原透過的組織法公佈。
我們綜合起來:經亨頤這一案,除去在北平本院我們在招待場所五個人聯名放的一炮不算,在南京是張溥泉出名,李玄伯作文,易寅村出馬的合作成功。文內最與經文感情磨擦而施力駁斥的一點,當然是經氏所說“贗品盜換”的謬說,可是曾幾何時,卻由這三友合作的第一人,就拿此一謬說來加在第二第三人身上,鬧出了騰笑全世界的笑話,可惜經亨頤死了!
否則,他要豎起大拇指,向著他們問:“我道如何?不是有先見之明嗎?”
他們先在一道而又變為兩造的,不是都要啞口無言嗎?易寅村曾經對我議論國民黨某系統的阿斗要人說:“他今天為了某人或某事說全部右傾的話,明天卻又為了某人或某事說全部左傾的話,他會根本忘去了昨天的自己。”不想,這個毛病,單就國民黨而論,同病的卻不只一個,我們的命並不要太長,就可以看得見,可惜經亨頤“夭折”了!諸君不信嗎?慢慢地且看下文。
第三部分:崔鄭秘密勾串的經過方中方昃(1)
經案推翻了。國民政府在10月5日公佈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以及《理事會條例》如左: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令:
茲制定《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公佈之。此令!?
中華民國十七年十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