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4/4 頁)
得鮑羅庭指摘中共中央的理由,不能成立;而且有乖道義。但我體念當前的艱
巨,決定暫時容忍。不久中共中央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也採取了同樣的態度。這種不計是非
遷就權勢的做法,竟是遺患無窮。後來斯大林在武漢政府所招致的失敗,居然又一古腦兒推
到中共中央身上,真是所謂是“一以貫之”的“夫子之道”了。如果我們這些中共中央的負
責人當時能有遠見的話,不計成敗,據理力爭,也許以後的發展會為之改觀。
除此之外,鮑羅庭當時對我所說的話,也是耐人尋味的。
我們談到國民黨領導問題,鮑羅庭表示汪的性格他已向我道破,現在汪既不露面,別人
也無可如何(據說汪亟謀與鮑羅庭一談,但他們是否會面,及其所談內容如何,鮑羅庭迄未
向我透露);至於胡漢民的企圖,他認為決計不會成功。從他這種口吻,不特可以看出國民黨
領導權的轉移,似已確定了,而且轉移誰屬,也不難想像了。但他對領導權轉移後的國民黨
的前途,則不願作任何的推測。
果然,在五月十五日國民黨中央會議舉行的前夕(據說是五月九日),汪精衛與胡漢民都
悄悄的離開了廣州。最巧合的是他們兩人竟不約而同的在一艘輪船上碰了頭⑤,這件事一時
成為廣東要人們的話題。有的就說:“冤家路窄,竟然同舟,不知他們在船上晤面,有何感想?”
有的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兩位大人物爭著做主席,現在同時被人放逐,後起之秀,
卻能逐個擊破,走上領導的寶座,真是活報應!”
鮑羅庭描述在廣州的俄國人地位之時,也頗有洋洋自得之態。他直率的說:“中國是一個
無人地帶。”並說歷來外國人到中國活動,雖受到折磨,但憑他們的冒險精神和應付能力,收
獲頗為可觀,為甚麼俄國人不會有同樣的機會呢?這些話觸犯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曾斥責鮑
羅庭離開了革命的立場,瞧不起中國人,頗有殖民主義者的氣味。他只是笑笑,不加答辯,
言外之意似乎是他為了保全俄國的利益,顧不得中國國民革命的前途了。
蘇俄一艘載運軍火的輪船駛抵黃埔,立即轟動一時,蘇俄的軍火到了,蔣又將聯共來壓
制反共派了,種種議論在各處流傳著;甚至還有人說,五月十五日國民黨的中央會議,將公
布實行共產。此外,還有加侖將軍再度來粵,重任蔣介石的軍事總顧問的訊息,真是謠言滿
天飛。鮑羅庭當時之躊躇滿志是不用說了,他口袋內的“草支票”似乎已經兌現了。
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