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4 頁)
那樣動輒採取非常豐段。周恩來也曾向我解釋,以前沒有這樣做過,這還是第一次。只用
以對付立即可能危害全黨的叛徒,決不宜用之於抱有不同意見的反黨分子。當時羅章龍那些
反黨分子,沒有受到超紀律的處置,也許就是這些話的結果。但這也僅收效一時,後來獨裁
的毒手,特務的伎倆,還是以勢不可當的氣勢發展下去。
中共四中全會後,中共暴露出種種危機,其中最突出的是陳紹禹等之上臺和何孟雄等被
捕。此外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是一般同志所不知道的。像黃警魂的被殺和那波蘭人的態度,始
終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也從未向外宣洩過。現在讓我就許多同志向我談到的,而我又大致
可以記憶的,概述一下,以瞭解當時中共內部的狀況。
當時多數同志的談論以何孟雄為中心。讀者或能記憶何孟雄是最初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
年團北京支部和中共北京支部的一員,雖然沒有同我經常一起共事,但自始就是我的親密戰
友。一九二七年何孟雄在李大釗等被害後,不能在北方立足,調到上海工作擴歷任上海區委
委員等重要職位,曾一度擔任中共上海區委書記,與李立三常有爭論,因而成為老幹部派的
代言人。一般同志提起何孟雄就會聯想到在莫斯科的張國燾、蔡和森,在江西蘇區的毛澤東、
項英,以及在北方的劉少奇等,有點老幹部的味兒。如果談到反立三路線,往往會敘述何孟
雄是怎樣怎樣說過的。似乎在中共多數中堅幹部的心目中,何孟雄一度是中共正統派的代表。
一九二八年,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後,原系反對瞿秋白盲動主義的何孟雄,根據中共第
六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指責李立三沒有遵照決議實行。一九二九年,蔡和森被攆出中共中央
的時候,何孟雄進而指責李立三違反了第六次大會的決議,其所作所為,實是瞿秋白盲動主
義的繼續。到了一九三〇年上半年,何孟雄更進而策劃推翻李立三的統治。他指責李立三使
中共蒙受重大的損害。在何孟雄看來,這些年國民黨內鬥不已,軍閥戰爭,愈演愈烈,實予
中共很多復興的機會。由於李立三的錯誤,中共不但沒有乘機獲得充分發展,而且不斷遭受
176/185
… Page 328…
《我的回憶》第二冊
許多挫折。何孟雄瞧不起李立三,不信任他的領導能力,說他只是一個煽動家,根本不能做
舵手,如果再讓他胡鬧下去,中共就會完蛋了。
我所遇見的同志,都沒有提到李立三之要求蘇聯出兵東北、外蒙,進攻京津,來配合他
奪取武漢的那個“天才計劃”這是共產國際極為憤怒的事,似乎沒有人知道。也很少人說到
應聯合富農抑或反對富農的問題,似乎這都是莫斯科的清談。何孟雄及一般同志所知道的,
是李立三那些革命高潮之類的左傾空談。他們多根據日常體念和切身痛苦來批評李立三。他
們諷刺李立三這尊大炮只會吹牛,一味言過其實,好大喜功,拔苗助長。他們舉出很多實際
的例子,例如應該在若干大城市發動工人和知識分子,為這件事或那件事來反對國民黨之類,
但李立三若非不重視,便是隻憑主觀亂搞一通。比如,某一個工廠的工人,因為切身痛苦而
醞釀罷工,李立三硬要提出一些工人不能接受的過高要求,所得的結果,往往是嚇走了工人
群眾,不但罷工不成,而且使到有些中共黨員和工人活動分子因而被捕和被開除等等禍害。
在農村中也是一樣,不讓企圖再起的農民有準備力量的機會,老是命令他們作力不勝任的進
攻。總之,那些滿懷鬱抑的同志們,常這樣慨嘆: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中共在廣大工農
群眾和知識青年中,已培植了相當基礎,雖經清黨反共和白色恐怖的殘酷鎮壓,仍在各處埋
藏和保留著不少的根苗,經過瞿秋白、李立三的胡鬧,這些根苗也幾乎喪失殆盡了。
李立三朝夕夢想憑蘇維埃和紅軍來打天下,雖也獲致可觀的發展,但一般同志還是認為
他坐失良機,沒有達到更好的成績。我沒有聽見過同志們根本反對蘇維埃路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