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頁)
之用(自衛軍
9/166
… Page 346…
《我的回憶》第三冊
到白區打土豪例帶籮筐,以便挑走穀子)。自衛軍的團長向我解釋,他們的任務是協助獨立團
威脅敵人,要等到敵人混亂了,才能去參加戰鬥。
近午,王團長因敵軍無懈可擊,便將大部分隊伍,收縮到敵人較遠的後面山頭上來了。
我代表中央慰問了自衛軍之後,也由前線回來和王團長會晤。我們商定由王團長仍帶著他的
隊伍監視當前的敵人,以便等到黑夜再行動。我和陳昌浩等則繼續北行,這裡到七里坪區一
個邊境村蘇維埃,不足十里路,只須幾個兵護送就夠了。再過去全部都是蘇維埃的轄區,單
身也可行走,不必再有人護送了。至此獨立團護送我們的任務,已告結束。
在我們(我、陳昌浩和那位交通)三人離開前線向蘇區中心行進途中,陳昌浩覺得僅僅
兩天多的時間,看見了不少的新事物:如對敵軍的夜襲,高橋區的活動,農民武裝向強大的
敵軍進行騷擾戰等等,這些事,他在上海時,從檔案中雖也曾看見一鱗半爪,但究竟不太了
解,現在親身經歷,才有深切的認識。
陳昌浩向我說起,他混在戰鬥中,聽見他們的種種議論,知道他們對於中央十分敬重,
對於我們新來的人非常關切。他轉告我他所聽到的一些事情。戰士們看見我坐轎子,有點覺
得知識分子經不起苦,直至昨天下午我從轎子上跳下來,參加作戰的時候,他們又高興的說:
“主席也下轎和我們一道作戰了。”今早我要他們注意隱蔽時,他們多覺得好笑,等到我透過
火線,到自衛軍那邊,有人在那裡說:“這位主席真負責,連自衛軍作戰都要親自去看一看!”
王團長還說:“以前上級不瞭解實況,亂下命令,以致難以執行。現在張主席遇事謹慎和負責,
看來,以後不會再有那類不切實際的命令了!”陳昌浩覺得王團長這種議論,是值得注意的,
也是我們所要肅清的立三路線的殘餘。
不到一個鐘頭,我們到達了那個村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這是鄂豫皖蘇區的邊緣。我此後
所要說到的,便是這個蘇區的概況。
①:河口在黃安西邊四十華里,是黃陂縣一重要市鎮
第三章 推行新政策
我到達這個蘇區中心後,立即考察實況,開始試行政革,這種改革的性質,用中共當時
的術語來說,是反對立三路線的軍事冒險,實施鞏固蘇維埃和紅軍的正確路線。同時,用這
個蘇區的術語來說,是反對“遊擊習氣”,亦即反對土匪軍閥的傾向。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而且受著許多條件的束縛,不宜完全實現。
四月十二日午後,我和陳昌浩由那位交通引路,向七里坪進發。七里坪蘇區是鄂豫皖蘇
區的發祥地,位於黃安北部大別山麓。一九二七年國共分裂後,這裡便是中共黨員農協幹部
和農民自衛軍的逃逋藪,也是一九二八年秋收暴動的一個主要地區,成為長江以北的“井岡
山”,它的發展經歷是很有代表性的。
從這個邊境村蘇維埃到七里坪是五十里,沿途村莊都遭受過破壞;特別是那些寨子祠堂
廟宇等較大的建築物,大多隻剩下斷垣破瓦,都是白軍進攻時,為了不讓游擊隊利用來作為
據點而特別破壞的。人們往往根據這些遺蹟,告訴我們一些英勇戰爭的往事。當地到處佈滿
了崗哨。我們每走二三里路程,就會遇著崗哨的盤查,比高橋區的崗哨組織,似乎還要嚴密
些。這些崗哨都由路旁村莊的少年先鋒隊擔任,他們三五成群,日夜輪流看守崗位,盤查行
人,傳達警報。
我們透過崗位時,要出示路條,答覆盤問。那位交通往往指著我說:“這位是中央!”指
著陳昌浩說:“這位就是你們小鬼隊的總頭目!”那些天真的農家孩子,年齡多不滿十六歲,
頸上繫著一根紅布帶子,手裡拿著木棍,聽見“中央”二字時,肅然敬禮。我拉著那些孩子,
10/166
… Page 347…
《我的回憶》第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