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縷�俾��淮�T詒本┓矯媯�慕嫉囊搴屯牛�閌竊謖庖惶齏蠖佑咳氡本┑摹�
義和團好漢是何等樣人?我們不妨佇立街頭,看看熱鬧。《庚子紀事》的作者仲芳氏有一段生動的描述。抄與讀者共賞如下:
團民自外來者,一日數十起,或二三十人一群,四五十人一群;未及歲童子尤多,俱是鄉間業農粗笨之人。均以大紅粗布包頭,正中掖藏關帝神馬。大紅粗衣兜肚,穿於汗衫之外。黃裹腿、紅布腿帶。手執大刀長矛,腰刀寶劍等械不一,各隨所用,裝束卻都一般
朋友,你看過大陸上文革時代的電影嗎?毛主席的義和團,和西太后的紅衛兵,有何不同?其實仲芳先生所看到的只是武清團、永清團、香河團、固安團、紅旗、井岡山、好派、屁派的一支。這一支是紅巾紅旗的「坎字拳」。那支被張辮帥殺掉的黃巾黃兜的「乾字拳」,另外還有黑的白的,他還未見到呢!(參閱《拳匪紀事》)仲芳先生也笑他們是粗衣粗布粗笨之人。但是他還未見過蒯大富、聶元梓等頭頭所領導的北京本地的「義和團」呢!他們是遍身羅綺、眉清目秀的高幹子弟。你笑他粗笨?
紅衛兵不是有文革小組、司令部和各級造反領導頭頭嗎?他們造反的物件不是「赫魯曉夫」、劉鄧走資派嗎?他們各派文攻武衛,不是也曾和解放軍武鬥過嗎?
義和團照本宣科,樣樣齊備。
六月初有「義和團」萬人整隊入城。九門提督著了慌,閉門不納。雙方正相持不下時,怱有差官持來「輔國公」載瀾的「令箭」,責令開門,守城者不敢違,拳眾乃一擁而入。輔國公不也是文革小組的首長嗎?自此九門大開。拳眾自四方湧入北京,日夜不絕。經旬而入者多至十萬餘人。家家唸咒、處處設壇。最後是「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倡優隸卒,幾乎無人不團。」(參閱《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義和團》第一冊,頁三〇六及《要錄》頁一四四。)
此時端王莊王都有大師兄隨侍,隨時表演特異功能。據說李蓮英曾引拳師去頤和園表演,並於六月九日護駕還宮。太后對拳藝大為折服,並親自習畫「靈符」云云。(散見阿英編《義和團文藝選輯》中,詩文隨筆等雜著。)
奉太后懿旨,所有入城的十萬義和團,都由莊王載勳、大學士剛毅統一指揮;由載漪、載瀾等三兄弟從中協助。義和團入城第一步便是去莊王府中「報到」、「掛號」。關於戰防的地點和時間,要聽候上級「轉牌調遣」(見《庚子紀事》)。當時「坎字拳大師兄」便住在莊王府內,上聽莊王調遣指揮,下對徒眾發號施令(見「軍機處雜件」坎字老團大師兄德,六月二十五日,載《史料續編》上冊,頁六一八)。那時眾師兄用以殺人的那種形狀奇特的「大刀」,其圖案後來被洋人擺成 ABC 字母,用為汙辱華人的象徵。誰知用久了竟變成一種「東方藝術字」。在今日海外華人社群的招牌上、廣告上、名片上,仍隨處可見。然使用者已不知其歷史根源矣。
殺人放火的收場
試問義和團小將十萬人,如今摩拳擦掌,擠在北京城內,意欲何為呢,曰:他們來此為的是「鬧教」;為的是「扶清滅洋」。
六十年後,十萬紅衛兵小將也擠在原處,為的是「造反」,為的是「興無滅資」。紅衛兵把革命物件大致分成十等。地、富、反、壞、右之下,筆者這類教書匠名列「臭老九」。七、八百年前,蒙古統治階級也把我們的社會級別,列為乞丐之上,妓女之下——八娼九儒十丐,也是第九等。
義和團把他們鎮壓的物件,據說分為「十毛」。老毛子、大毛子是遍體黃毛的洋人,殺無赦。二毛子是教民。教民允許退教,不退教亦殺無赦。三毛以下則是用洋貨,行洋禮,崇洋、讓洋等而推之。
紅衛兵當年要打倒國家主席「赫魯曉夫」(指劉少奇),揪鬥劉鄧「走資派」等等。義和團也要殺掉他們的「一龍二虎」。一龍者光緒爺也;二虎者搞洋務的李鴻章、奕劻也。所以迅速竊政的端王,就要自己掌握外交系統,使奕劻老叔靠邊站了。據傳聞則莊王載勳的陰謀更大,他計劃率領眾師兄入宮去把一龍幹掉。
這還是比較文明的上層。那些設壇長街,十萬人摩肩接踵,歹徒再乘間鬧事,一呼百應,群眾獸性大發,燒殺奸擄,一時俱來,北京城就秩序大亂了。
義和團在北京之燒也,始則逢「洋」必燒。六月十六日拳眾在大柵欄焚燒「老德記」西藥房。一時火焰沖天失去控制,左右前後,烈火延燒三日不滅,把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一帶,千餘家鉅商大鋪(一說四千家),焚成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