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4 頁)
由於我平時酷愛文學,所以這個嗜好大影響了我的其他功課,但對我的作文極有幫助。從小學到高中,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居班裡的前列,作文不但常被語文老師當作範文在班上張貼出來讓同學們學習,更經常獲獎。上高中後,我像其他所有同學一樣,懷揣著大學夢,但依然對文學的痴情不改,反而更濃。我上高中時,全國中學裡就像近年流行少年作家韓寒和郭敬明一樣,正在流行中學生文學,這更吸引了我。我不但自己平時讀書寫作,還像其他中學一樣,帶頭組織高中內幾位愛好文學的同學,成立了一個《金星》文學社,同班同學曹雷任社長,我任主編,李運家和胡紅霞任副主編,當時的夏金蘭、羅志江、熊啟峰、郭慶清、馬拂曉等同學都加成為骨幹分子。沒有輔導老師,有的是我們這些文學少年對藝術痴心的追求。
沒有任何贊助,有的只是我們這些文學少年的夢想。我們自己出錢買紙和刻印的材料,大家自己寫稿、編輯、插圖、油印和裝訂。我們的雜誌每月兩期。每月還舉行一次作品討論會或是詩歌朗誦會。我們這個完全由校內學生自發組成的中學生文學社成了當時校園內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更成為全校男女學生課餘時間的精神伊甸園。當時雖然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出了成千上萬家由中學生自己創辦的文學社,但我們那個學校卻對我們的行動不置可否,剛開始是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到後來,看到我們這個文學社一下凝聚了這麼多人,學校害怕我們長期下去會影響學習,更害怕弄出事來,只讓我們這個《金星》存活了大半年時間就取消了。
但從此以後,我更加對文學痴迷。後來,我經常在地方刊物上發表小說詩歌,成了我們鄉鎮出名的小秀才。這年暑假期間,大冶文化局和大冶文聯在位於陳貴鎮的小雷山風景區舉行了一場民間文學筆會,由於我在蒐集整理民間文學上的突出成績,被當時的文化局局長李勇和副局長祝振善兩位領導大力推薦,和文友柯小杰、石顯州、陳軍、餘秉賢等人參加了此次筆會,而我則是當時筆會中年齡最小的一員。
我和後來一直扶持我的鄉土作家、我的老師殷顯揚,就是在小雷山的風景區舉行的這次筆會上認識的。他雖然臉面削瘦,但長得頗有仙風道骨,待人和藹,滿面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一眼看得出這是個熱愛生活、生性樂觀、待人熱情的師長。
當時參加此次筆會的有關人員均是本地頗有聲望的文化界人士,除了殷顯揚老師外,還有時任大冶文聯作家胡燕懷。也是在此次筆會上,我結識了查代文、柯尊解等地方作家及其他文化界名流。此後,我在文學創作上還曾得到家鄉作家黃荊、查代文等老師的熱心扶持和幫助。
我與殷顯揚老師的相識相知,不僅在於他是此次筆會年紀最大的長者,也不在於他早已是黃石大冶地區的文化名人,而在於他豁達的胸襟,開朗的性格,公正而又熱情的心靈。筆會結束後,我與殷顯揚老師就開始了書信來往。我常把自己寫的文稿寄給遠在殷祖文化站的他。如果不是特殊的原因,他總會在一週內給我回信,不但在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的他的修改意見,而且另外附上一兩頁噓寒問暖的信。他不但關心我的學習和創作,更像一位慈善的長輩一樣關心我的生活。知道我愛讀書,他還經常隨信寄來幾本諸如《長江文藝》、《當代作家》等省內外比較有影響力的文學雜誌,還有稿紙
那個時候,我不但與他經常書信來往,而且只要一有空,就會特意跑五六十里的山路前去看望他,向他當面請教有關寫作方面的問題,向他借書看。
後來,我立志告別貧困的家鄉外出打工,朝著南方一個城市接一個城市地流浪;再後來,我又應徵入伍,成為南海艦隊海軍陸戰旅的一員,並很快在部隊裡擔任連部及團部文書,逐漸以發表幾篇習作的作品而受到艦隊政治部有關領導的關注,隨後調入軍區機關專門學習文學創作我的生活總在動盪與變遷之中,然而這十多年間,無論我置身何處,腳步又將邁往何方,都會寫信向這位家鄉文學前輩問聲好,報個平安。記得就在我入伍的第一年,由於那時我已經在軍地的幾十家報刊上發表了一大疊各種各樣的作品,老人又推薦我加入了黃石市的作家協會,成為了家鄉作協的一名會員。
第十一章 繆斯女神的禮物第94節 我的文學夢(3)
1998年5月,我從廣州回到家鄉看望他時,他因身患肺癌已經臥病不起了。當他得知我剛剛在羊城暗訪歷險後,決定要把這些寫出來。於是,他帶病採寫關於我和鄧世祥在廣州王聖堂臥底歷險傳奇,後來發表在《華西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