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援助中國的通路,英國又一再的延後打通緬甸的通路,造成中國根本無法得到盟國的援助,而面對戰力全面耗竭的危機。 加上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對於中國整個抗日戰力的破壞,簡直比任何對華作戰的日軍指揮官還要嚴重。史迪威對中國戰區的惡意中傷,造成盟國低估中國的戰略地位,減少對中國戰區急需之戰力的援助,史氏又積極經營、擴大中國內部的權力鬥爭,後來更造成中日最後決戰時(日軍的「一號作戰計劃」)作戰資源之嚴重誤置,結果是中國幾乎全面的慘敗,盟國也就順理成章地陰謀出賣了中國應有的權益。 在這場歷史決戰之中,日本的戰略指導原則,從速戰速決,演變為以戰養戰,最後企圖以擊敗中國做為決戰的籌碼,當然都有其設想的觀點,但是日本自始至終所犯的錯誤是,過度的低估中國抗日的決心與意志,因此日方在每項戰略實施之時,都沒有全力的投入;日本同時還要留一手以防美蘇的插手,結果日軍每次的戰略行動,也就都沒有達成其原先的設想。反觀中國方面的戰略佈局,從血戰犧牲以建立抗日決心,從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堅忍,從委屈求全爭取盟國的合作,前兩個掌握得相當適當,只有最後一項是錯估了盟國的立場,因此使得中國對日抗戰,最後落得一個被盟國出賣的「慘勝」下場。 平心而論,第二次中日戰爭在正面的戰場作戰中,除了少數幾場的防禦作戰的勝利之外(但是有幾場勝利對整個中日戰爭卻產生了戰略關鍵性的影響),中國幾乎都是在捱打的局面,可以說是屢敗屢戰(當然也是屢戰屢敗),但是中國能夠在經歷近乎全敗的挫折之下,仍然堅持的打下去,這種民族的毅力,可以說是曠古罕見的;而日軍雖然多數都能取得戰場的勝利,但是卻一直拿不出全力結束中國作戰的決斷,在和、戰之間,徘徊掙扎,最終將戰力消耗殆盡,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沒有成為決定歷史的大國格局。而就戰略的層次而論,則是中國的持久戰略取得全盤的優勢,日本的速戰速決戰略,一直被中國拖著而成為空想,日本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歷史上戰爭勝敗的主導關鍵,是在於政略與戰略的高下。只有在戰略上,能夠主動與支配整個戰局,才會導至最終的戰爭勝利,而在戰場上的一些勝負表現,實在是兵家常事而已。中國是在戰爭的各個層次上,都落後於日本,但是中國一直掌握戰略的主動,中國人不怕犧牲,結果獲得了最後勝利。假如用最為簡單的方式來歸納中日之戰的勝敗基本原因,那麼就是中國做到了「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中國也絕不停止抗戰」,但是日本做不到「一億人玉碎」的犧牲。 作品相關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轉貼)
在淞滬會戰尚未完全結束之時,有關是否要進行南京攻防戰,就已分別 在中日雙方統帥部之內,掀起了重大爭論的“意見戰爭”。日本大本營方面 是考慮是否有必要進攻南京,中國軍委會方面則是考慮是否有必要防禦南 京。 這種奇怪的爭論,看起來是有些荒謬,因為中日兩國既已全面交戰,日 本理所當然要攻下中國的首都南京,以達到政治與戰略上“屈服”中國的目 標。而中國當然要防衛自己的首都,以掌握本國政治與戰略的中心,指揮全 國繼續的對抗日本。但是,當時之交戰雙方,卻有著非常特別的狀況,造成 第262頁 日本猶疑著是否要進攻南京,而中國則是考慮是否要防衛南京。 在法理的形式而言,中日雙方尚未經過正式宣戰的法定程式,日本當時 對中國用兵的最高戰略目標,是希望保持速戰速決的作戰方針,儘量以區域性 性的“事變”方式,採取分割的原則,來處理與中國的各種戰爭衝突,日本 並不希望與中國進行全面的戰爭,以免陷入中國廣大的戰略空間之中,日本 想要的是逐步蠶食中國。 七七事變之後所引發的華北作戰與松滬會戰,其實都已超過日本的預期 了。所謂日本可以在“三個月”內亡華的構想,並非日本軍部單純、輕率與 狂妄的設想,而是有著相當科學、實際資料支援的估計。在盧溝橋事變擴 大,日本決定派兵進攻中國之時,日政府並無完全佔領中國的策略。日本確 信中國在遭到幾場嚴重作戰的失利後,就會向日本屈服,接受讓日本控制華 北與內蒙古的條件。同時日本可以進一步操縱中國的市場與資源,以支援與 配合日本準備與蘇聯和美國之“終極作戰”。 23。1 日軍為應否進攻南京而激烈爭論 日本與中國進行的全面作戰,主因只是由於日本政府對七七事變處理失 控,將區域性戰事演變成為全面大戰,使他覺得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在華北給 予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