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紅軍月餉二十元與分配土地給士兵。為什麼如此呢?)。。。
第139章 裁軍與工程兵
所以,張瀾、楊庶堪、張森堪等人,認為現在沒有必要儲存這麼多軍隊了,雖然所控制的50多個縣,每年財政收入近1千萬大洋,若是再交給四川省政府,再交到中央財政,如此除了補貼軍隊外,基本上沒有什麼盈餘了。
熊克武等人建議可以進行一定裁減,如在改編其他各部後,有一些鴉片鬼,要將這些人全部裁減,對俘虜的未編入我軍各部士兵直接發放路費裁減,對各部軍事訓練未達到要求的全部裁減,如此方可減少軍費開銷。
但是,該想法一提出來,各旅、各團紛紛表示反對。兄弟們在老家都沒有田產,出來當兵,混口飯吃,若是現在戰爭一停止,馬上將士兵裁減掉,如此不是斷了兄弟們的生路了嗎?
而對各部俘虜直接放回去,楊興又害怕影響社會穩定,要知道,在戰爭中,由於連敗川軍、北洋軍各部,如此下來,在戰後各部兵力遠遠超過編制,有的旅竟然超編50%,就是最小的旅,也超編10%,如此各部人員嚴總超編。
按照一些人的說法,如果俘虜直接裁減,那些整編自其他各部的,可能直接當著俘虜被裁減了。
如此,裁軍這條路基本上陷入僵局,在總結大會上,文官堅決要求裁減軍隊,而軍方高層則堅決反對,認為如此不是斷了兄弟的生路,如此必然讓士兵們寒心。
看到大家紛紛擾擾,爭論了數天,還沒有結果,楊興感到特別煩心,如此,在軍隊中建立起榮譽與保障士兵的合法利益,還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
有幾次,就差點按照熊克武的方法裁減,但是左思右想,還是放棄了。像過去那種搞法,在戰時將軍隊當一個寶,在和平時期,馬上當著抹布一下扔了,明顯太傷害軍人感情,如此作戰時,又有誰願意賣命呢?
老蔣這輩子,犯了很多錯誤,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北伐成功後的編遣會議上,編遣太狠,讓很多人感到雜牌軍沒有活路,如此才有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戰爭。
試想,在北伐戰爭後,對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雜牌部隊,如果軍人我是給你狠狠裁減下來,但是那幫弟兄,我給你合理安置後,那樣即使獨裁(有歷史證明),大家安居樂業,有誰管你是否獨裁呢?
要知道,現在是一個軍閥混戰的時代,要知道,日本馬上會侵略中國,要知道,在等十餘年,略中國,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所以嘛,對這個時代,還是需要找一個合理方法,解決戰後部隊安置問題。
一連想了數天,思考前世中各國成熟做法,兄弟我本來就是一個穿越者,那當然只有山寨,山寨前世成功做法。
CP這種做法比較不錯,那就是在戰後,建立多個工程兵團,建設兵團,直接補貼軍餉,搞建設,直接進行軍屯,如此大家有點吃皇糧的味道,過著相對安逸的生活,又有誰造反呢?
還有這種做法,在建立新政權過程中,透過安置一些有功人員,如直接轉地方任職,大家一看,老子在戰場上跟到走,立功後,在未來能夠有一個好去處,如此那個不想在戰場上立功,既獲得榮譽,又獲得實惠。
如此,楊興心中就有了主意了,那就是對不願意退役的,或者將來才退役的,建設相應的工程兵團,以此進行安置。就是那些俘虜其他各部的,也可以編為工程兵團裡面,參加勞動,誰不願意。
如此為了鄭重其事,透過大家討論,專門制定了一個《退役軍人管理暫行管理辦法》,以對退役軍人進行安置。
在軍令部下面設立裁軍辦公室,由高階參議但懋辛任主任委員,以統籌裁軍事宜。
在鎮撫府、在各縣建立起相應的軍政部,由高階參議喬毅夫擔任主任委員,以統籌徵兵,退役事宜。
如何裁減呢?那就是裁劣保優,透過裁軍提高戰鬥力,就像在護國戰爭中,各地都建立起大量民團武裝,還有當時為了擴充軍地,部隊擴散得非常大,非常快,導致軍隊素質下降。
那麼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原則,對普通士兵,則透過全軍比武,設定比賽專案,對那些不能達到要求的,進行裁減。
比賽專案由軍部設定,包括佇列訓練,5公里越野比賽、翻越軍事障礙,打靶,挖戰壕等軍事科目,對各部素質達不到標計程車兵進行裁減。
對裁減下來計程車兵,由退役辦進行安置。
退役軍官士兵按照服務年限不同,每服務一年補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