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4/4 頁)
公路,全400多里,修建大小橋樑達到50多個,涵洞10個,炸燬山100多座,如此造價也不過50多萬大洋。而煤礦基地到嘉陵江邊,距離也不過20公里,不到渝南公路全長的1/10;更為重要的是,沿途一馬平川,沒有什麼大山阻隔,如此造價70萬,已經是預算最高價格了。
楊興大喜,一合計,雖然就任川東道以來,建了數條公路,建了數家工廠,但除了重慶火藥廠外,其他的多為絲綢廠、紡織廠、服裝廠等輕工業工廠。
現在修了水電站,如果再修下一條鐵路,如此就顯得非常完美了。
特別是聽到北川鐵路第一期工程20多公里,也僅僅需要70萬大洋,這對剛剛發了一筆橫財的楊興,這正好作為成渝鐵路的一次預演。
這天,楊興召集江北、合川紳士或煤礦主唐建章、李雲根、張藝芸等人,向其瞭解煤炭開採過程中的問題。
大家普遍反應,開採過程中技術異常落後,大家基本上依靠人工挖煤,如此不但工作強度大,更為重要的開採量非常有限。
更感到憂鬱的是,雖然有公路運輸,雖然有數十輛汽車運輸,道路雖然常常被汽車充塞,但是一天也僅僅運輸1千噸左右(歷史上此時只有2;3百噸,由於公路建成使用,運輸量有所加大)。
楊興笑道:各位鄉紳,一些人說我對有錢人深惡痛覺,是欲將鄉紳置於死地,這完全是與實情不符。我反對的是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地主,對民族工業,我是大力支援的。前兩天,有個洋人向我建議,現在歐戰正酣,煤炭需求量異常大,建議我們修建一條鐵路,一則作為川漢鐵路的預演,另外嘛就是方便大家將煤炭運輸出去,不知大家意見如何?
眾人一聽,唐建章當即表態道:大人,一些人風言風語,我也聽說了。但是大人對民族工業的支援是有目共睹的。先不說發展嘉陵絲綢廠,資助開辦民生運輸公司,修建渝南公路,修建發電廠,鼓勵川東民眾開辦實業。就說我們這些礦主,受到的好處也是頗多的。在渝南公路修建之前,我們透過肩挑背扛,每天上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