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3/4 頁)
;卻聲言靳內閣必須改組。
靳雲鵬一聽;大驚失色;出任總理;與徐世昌、曹錕不滿意他;就是把希望寄託在親家張作霖的身上。
現在;親家張作霖也是反對他的;四面楚歌之中靳雲鵬被迫辭職;以外交部長顏惠慶代理內閣總理。
看到親家勒雲鵬辭職;張作霖大喜過望;決定趁勝追擊。
推倒勒雲鵬政權還不是張作霖的最終目的;張作霖是想要建立的;由安福系、交通系、洪憲之亂七兇之一的著名親日派頭子梁士詒來組閣。
對這個臭名昭著的梁士怡組閣;人在廣西的楊興當然就發表談話;不但給予堅決反對;認為徐世昌、張作霖任命梁士怡為政府總理;更進一步證明北京政府賣國的本質;更進一步證明北京政府喪失民眾的支援;而且要求將這個洪憲之禍投入監獄繼續關押。
但是由於楊興與徐世昌、張作霖等人分屬不同陣營;對楊興等革命派在全國發動的倒梁運動;徐世昌、張作霖當然置若罔聞。
但接著;梁士怡在組閣後;一系列賣國行為;也進一步激怒了吳佩孚這個直系大佬。
在組閣後;先是承諾給直系的300萬軍餉毫無著落。
接著梁士怡不顧國民反對;赦免皖系首領;吳佩孚宿敵段芝貴、張樹元、曲同豐、陳文運、劉詢、魏宗瀚等6人。
接著;公然任命新交通系首領;五四運動中三大賣國賊的曹汝霖為實業專使;另一賣國賊陸宗輿為北京市政督辦。準備以北京市政公所財產及建築物作抵押;向日本借款1000萬日元;以解燃眉之急。
看到北京賣國政府在賣國道路上越走越遠;本來就是以“姑且讓他幹一下”心態的直系主要將領;如吳佩孚等人老家被日本人所佔;怎甘心親日官僚組閣;則在英美等國的支援下;堅決抵制;矛盾由此日漸激化;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吳佩孚一面連連發出通電;要求梁士怡下臺;一面委派湖北督軍蕭耀南前往重慶拜會楊興;商議共同倒梁事宜。
在民國十年12月下旬;蕭耀南一行乘坐英國人艦艇趕到重慶。
在酒足飯飽後;大家正式會談;剛剛就任湖北督軍的蕭耀南聲言;川省最大需求就是建立川漢鐵路;但若國民革命軍駐紮在宜昌;湖北省斷無修建川漢鐵路武漢到宜昌段之理由。
因此;蕭耀南建議楊興;為了川漢鐵路;建議國民革命軍退出宜昌。
對這個提議;楊興堅決予以反對;認為國民革命軍佔領宜昌;乃去歲與吳佩孚商議的結果;大家沒有必要再推翻前議;重新劃定雙方勢力。
但蕭耀南連連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國民革命軍既然拿出去年與吳佩孚簽訂的協議;奈何這次無故攻擊荊州。
楊興臉上泛起陣陣紅色;良久笑道:蕭兄;王佔元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誅之。再說了;蕭兄;若非我川湘兩省率兵驅王;蕭兄怎麼能擔任湖北督軍?
再說了;宜昌乃我川民出川最為便捷的通道;我等正修建公路;以連線宜昌與重慶。蕭將軍若不顧前議;悍然決定收回宜昌;那麼我五千萬川民必然奮起反抗;以保證我們出路的安全。
蕭耀南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微微一怔;不過還是提出國民革命軍在宜昌、恩施等地減少駐軍等主張;楊興略加思索;表示同意。
解決完這次援鄂爭端後;大家即可轉入正題。
蕭耀南看著楊興;問道:楊總司令;梁士詒這個老匹夫你知道吧?
楊興點點頭;陷入一片沉思。
梁士詒;廣東三水人;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交通、財政高階官員;舊交通系首領。
1907年起任郵傳部京漢、滬寧第五鐵路提調、交通銀行幫理、鐵路總局局長。
1911年11月在袁世凱內閣署理郵傳部副大臣、大臣;參與袁世凱脅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動。1912年3月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長;5月任交通銀行總理、財政部次長;成為舊交通系首領。
梁士詒大力籌措經費支援袁世凱稱帝;還發起組成全國請願聯合會向參政院請求變更國體以邀寵。袁世凱死後;被列為洪憲帝制七兇之一;受到通緝。
但那個梁士怡不知收斂;在華盛頓召開的遠東國際會議;偷偷會見日本駐華公使;商討向日本借款問題。
中國參加華盛頓遠東國際會議的代表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於1月10日拍電北京國務院和外交部;詢問政府是不是已和日使直接談判;電雲:“此間日本代表團傳出訊息;山東鐵道事;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