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頁)
陳海生都聽得有些心動,畢竟是當事人親口說出來的,雖然是一家之言,但也不無可取之處,幾個人從下午兩點一直談到了四點鐘,僅茅臺酒就用去了一瓶,這還是陳夫人嚴格限制所致。
胡星宇來廣州自然不是專門陪老岳父喝酒聊天的,雖然席間幾個人都閉口不提四方公司的事情,但是能躲得開麼,一個在公司經營了幾十年,一個在公司管理了將近十年,另一個也在公司做下了一生中的第一筆投資,他們能不關心這個公司麼,當然不能,肯定放不下!但是這公司就是他們能夠管得好的麼,一個離任已經將近十年,一個長期不參與公司的各項事務,這讓他們如何去處理!眼不見心為靜,所謂的盡人事負天責,能做的還有什麼呢?這些話已經被陳海生得知了,剛開始的時候,他有點浮躁,有點沉不住氣,還有點兒想抱怨某人,但是逐漸的,他聽出了他們的無奈,這實在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問題,四方公司現在離他們有點兒太遙遠了,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了!從胡星宇的話裡,他得知四方公司只是他個人的事業,股份掌握在私人手中,和仙女公司並沒有關係,也沒有讓仙女公司摻和進來的意圖,而且仙女公司也沒有醫藥行業這一塊兒。仙女公司什麼也不懂得,他們能做的就是收購、控股,然後組合,讓經理們自己去經營,本身什麼也不經營,仙女有人才卻不是非常專業,有能力卻不是行業精英,出謀劃策還可以,論及具體業務則“無能為力”!
陳海生得不到任何可以幫助公司的資訊,他實在是不甘心。他原本有自己的公司,海生公司是他一手創辦並經營的公司,在他手裡發展壯大,雖然並沒有實現當初的目標,可是在廣州的大型商貿公司裡也絕對能夠排上名次,原本以為這一生就守著這家公司了,誰知道叔父離開了四方公司,緊接著從某人手中接過了公司大量股份的管理權,這讓他心動,畢竟四方公司不是海生公司能夠相比的。而為了進入四方公司,不得不忍痛放手了經營多年的公司,以一個大股東的身份去管理四方公司,把一手創辦的公司交給了老同學們來管理,雖然說這樣下來可能會有更大的成就,可是畢竟背棄了當初的理想。原本發展良好的公司,突然間遇到了問題,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操勞了這麼多年,卻是越來越讓人心痛。這幾年管理四方公司,和公司一起歡喜,和公司一起傷心,他已經把自己的感情寄託在公司身上了。要說這幾年他的生活過得還算可以,尤其是四方公司的分紅相當不少,加上海生公司不錯的收入,算得上一個富有人家了,中國為數不多的億萬富翁,他絕對是其中之一,但就是這樣,他也感到前途堪憂,多年的辛苦很可能就此毀於一旦!
四方公司的狀況非常得不好,自從七年前推出的產品失敗之後,就再也沒能輝煌過,再也沒能擺脫那次失敗的陰影。醫藥行業,尤其是生物科技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一步走錯,步步被動,除非經過大手術,不然很難改出惡性迴圈來。當然,也不是沒有公司起死回生,但是能夠做到的公司非常少,有多少公司都是因為投資戰略的失敗而最終退出了市場,四方公司能夠支撐這麼多年,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幾年來,公司股票價格起起伏伏,雖然沒有一瀉千里,可是整個趨勢卻是逐漸下降,即使經過公司的多般努力,最終也沒有擺脫持續下滑的命運,即使是工作人員認真工作,整個公司還是讓人感到日落西山,不見起色。近年來,公司已經漸漸不能招進優秀的科研人員了,由於公司財務狀況不好,債務沉重,連得原有的科研人員也頗有離異之心,這使得公司高層異常不安,迫切希望能夠改變現狀。但是由於公司債務壓力過大,惡性迴圈之勢漸已形成,除非經過大手術,否則很難改出來,這就需要對公司進行大規模注資,尤其是一些有資金和市場實力的公司加入進來。但是注資則意味著先前擁有權利的丟失,這是權力既有者們不願意看到的,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痛苦和矛盾的問題。一些小股東已經對公司逐漸失望,他們原本就是小股東,在公司原本就是配角,新的股東來了,也沒有什麼損害,在公司董事會遲遲不願意引資的情況下,離開四方公司似乎是他們幾乎一致的想法了。更重要的是簡單的現有股東的注資,也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而他們又不願意冒這個風險,作為小股東,每年的分紅並不多,並沒有積累下什麼錢,要是讓他們把多年的收入都放在這個很可能失敗的公司裡,許多年前還有可能,可是現在,誰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呢?公司已經挽不住幾個小股東的心了,而連股東的心都留不住,這影響可是相當不好的,這使得公司的大股東們不得不更加憂慮起來。現在公司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