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身後又有相當不弱的產業支援,於是誰也不敢妄下斷言。
人們都知道仙女有錢,非常有錢,有錢到了幾乎無所不能的地步,但是人們知道即使是以仙女的財力,如今也是傷痕累累,公司又出現了財政赤字,這老虎沒了爪牙,連牙齒也不靈光的時候,可是非常不嚇人的,當然,這是普通人的看法,縱觀全域性的專家們可不這麼認為。與仙女相關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大家可以數出來,一共三十九家上市公司,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5家鋼鐵上市公司,29家紡織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大家可以不予考慮,仙女可能也指揮不動,多年來也未曾試圖指揮過;但是西星公司(包括東林房地產公司),仙女可以如使臂手,仙女電子下屬的一家上市公司,仙女也指揮的動,華河公司也不例外,歐洲的梅塞電子仙女可是控股股東,這五家公司一個也不弱,而除去和仙女相關的,某人對四方公司的影響也非常大,這使得人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對待這個投資公司。根據專家們的預測,仙女將會很快出手,趁神威公司還沒有從上次競爭中緩過勁來,就搶購到手,迅速的鋪開全國性大局,成為業界分佈最均衡的公司。
對於國內的幾家大型新材料公司,專家們瞭如指掌,自然也清楚這些公司的市場利弊。原先也是長期以來的行業領頭羊——新元素公司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北方,也就是所謂的京津塘暨環渤海大經濟區,經營多年,勢力相當雄厚,長江三角洲地區也是她的重要基地,他們把上次的收購重點放在了南方,意圖開啟南方市場,但是一個也沒能收購,反倒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花了不少錢,這既可以說是成功,也可以說是失敗,關鍵是沒有進入南方市場,這種局面和她的市場地位一點兒也不吻合,因此,專家們認為她將成為仙女擴張的一個主要對手。而豐成公司似乎更為注重均衡發展,總部位於深圳,但是總部的產業僅佔公司總產業的一半左右,在南方僅有900億而已,卻把重點放在了長江三角洲地帶,這次的收購重點也被放在了北方,雖然沒有直接進入京津地區,卻在青島和濟南取得了不錯的收穫,即使是這樣,該公司也成為了一個分佈比較均衡的大公司,產業分佈要比新元素公司均衡的多,因此,專家們不認為該公司會對神威公司有什麼想法,至少不會那麼迫切。作為一家大公司,新鵬公司似乎更應該注重開拓北方市場,不能僅僅擁有100億元就滿足了,新鵬公司的總部位於上海,上海周邊地區的市場佔有了公司總量的70%以上,這次的收購重點被放在了南方市場,一共投入了360億元,加上原有的資產,已經達到了600億元的規模,這樣的產業規模已經相當不錯了,專家們一致認為,要想成為一家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她必須向北方市場滲透。至於新近冒起的龍佳公司,大家認為開拓北方市場是完全應當的;龍佳的產業原來集中在深圳周邊地區,是一家以南方市場為主的地區性公司,但是上次的收購,使他成功突圍北上,只是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如果能夠尋機進入北方市場,將有助於其成為一家全國性的大公司。相比較於前面幾家公司,根基不牢的仙女公司,既有南進的壓力,也有北進的需要,南北兩個市場都是其不足的地方。
不管是專家還是普通人,沒有人會認為仙女新材的行業佈局會到此為止,這首先不符合仙女龐大的財力形象,也不符合其業界霸主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仙女雖然收購得很賣力,卻沒能成功構築全國性的佈局,現有產業的地域分佈,並不能保證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雖然交通的發達已經使得企業地域分佈的重要性下降了很多。在長江流域,仙女匯聚了將近1200億元的資產,北方市場僅有400多億元,唯一稱道的是武漢地區的凱豐公司,幾乎是各方勢力在中國中心地帶最強大的分公司了。可是,仙女的產業分佈也太不均衡了,長江三角洲地區資產將近千億,北方市場不足五百,南方市場分文全無,所以進軍南方市場的決心非常大。中部地區的產業過大,南北兩地的產業過小,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仙女的不成熟所致,但是部分專家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仙女公司所謀巨大,像在電子行業一樣,她爭的是行業巨頭,不會放棄對神威公司的威逼利誘。仙女曾經和神威公司接觸的事情,並不是什麼新聞,許多人都知道,雖然有些人認為不可能,但是仙女收購華河公司的現實,使得他們不得不調整認識,既然能夠吃進高達840億元的華河集團,那麼,吃進資產相差不多的神威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想要打進南方市場的各大公司,能夠下手的也只有神威公司了,於是人們對即將出現的龍虎鬥充滿了期待。或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