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公司的交涉還沒有出現結果,神威公司已經傳來了令人激動的訊息,神威公司可以考慮退出新材料行業,但是對仙女提出的價位以及仙女的一些產業提出了要求;神威公司要求仙女放棄對四方公司的某種援助,同時要求仙女對龍佳公司實行某種鉗制。這一點兒,仙女大部分都能接受,如果實現了收購,那她就不可能再有資金去支援四方公司了,同時,神威公司有了資金,也就不必擔心四方公司了,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了,仙女也不可能進行那種賠錢的買賣。至於龍佳麼,處於仙女的利益考慮,如果有可能,是不會願意讓她發展壯大的,仙女有錢,但是還不會慷慨到拿錢去隨便送人的地步。
最終的結果,是以犧牲多方利益成交的。仙女公司如願以償的收購了神威新材料公司,以950億元的價位收購,分三期支付,最終成功的打入了南方大市場;龍佳公司則不得不黯然放棄了打入北方市場的企圖,作為補償,斥資200億元收購了新遠公司,她並沒有捨得賣給新鵬公司,同時為了挽救青鳥公司,使其不至於沒落下去,兩家公司各自出資100億元,分別參股21%成為青鳥公司的重要股東,保持在北方市場的均勢。不管怎麼說,兩家公司都得到了相當的利益,龍佳公司斥資300億元,收購一家公司,參股一家公司,資產總額達到了將近1500億元,緊跟在新鵬公司之後,確保了在業界的位置。而仙女公司賣出了一家公司,收購了一家公司,參股了一家公司,總出資額達到了850億元,不僅最佳化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公司配置,增加了北方市場的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一舉打入了南方市場,直逼南方市場的頭把交椅。經過這次收購之後,仙女在南方擁有了950億元的市場,在長江流域擁有了1200多億元的市場產,在經濟重地長三角地區擁有將近1000億元的市場資產額,而在北方市場擴大到了500多億元,使得各方面比較均衡,平衡了其在全國的產業佈局。仙女新材公司在收到總部的大禮之後,從資產1900億元,一舉上升到2750億元,資產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先前排名第一的新元素公司,成為新材料行業名符其實的新霸主!
這次收購,也是各方面妥協的結果,仙女公司不能太逼迫龍佳公司,也不願意吃進青鳥公司,他們更願意透過自己的努力,把華元公司培養成仙女在新材市場的重要公司,在扶持駿達公司的情況下,至少擁有北方數千億元的份額,甚至更高。青鳥公司成為仙女和龍佳在北方的緩衝,事實上,在這次爭鬥中最失敗的依然是新鵬公司,這家總部及重要產業都位於長江下游的公司,不僅沒有在和仙女爭鬥中取得任何便宜,還丟失了增強在三角洲地帶競爭的機會,並不能全面保持對仙女的壓力。仙女在新鵬公司的大本營附近也能夠呼風喚雨,華科公司是長三角地帶最大的專業性公司,專業實力也最強;而仙女收購神威公司,大大擴張了其在南方的市場份額,從幾乎為零上升到擁有近千億元的行業巨頭,完全是是仙女公司的一個大勝仗,簡直是“perfect”。由於神威公司的產品品種比較齊全,獨佔部分南方市場,這使得仙女新材公司給予了比較齊全的發展許可權,允許其全面開拓南方市場,成為公司的一個重要力量。當然,曹可城也識趣,一個幾乎佔了公司全部資產三分之一以上並且獨佔一方市場的分公司,總公司能不給予充分的重視麼。
正文 第一1八節 破局
仙女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優越。新材料大戰之後,公司才有50億元,待到了24年10月份,僅僅17個月過後,已經聚集到了540億元,這時候公司債務只是銀行的200億元貸款,這在剛剛散去了戰火的情況下,可是絕無僅有的。可是新材料公司的業務偏北,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兩地的競爭又是非常激烈,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更是聚集了公司超過52%的資產,相反的,南方市場幾乎完全為零,這自然不是一個立志成為全國性大公司的作為,更和仙女龐大的資金運作能力不相一致,是仙女所不允許的。仙女當然是要做行業的領頭羊,能和國際巨頭競爭,更能和他們叫板的大公司,所以,大舉進入中國重要經濟中心的南方是毫不遲疑的。專家們一致認為,經過了幾輪收購,從一個業界中等規模的公司,成功收購了業界排名第七的公司之後,仙女必將爭取下一輪的收購,而目標則是南方的神威公司,這將一舉開啟南方這個巨大的市場,但是何時收購,如何收購,成為專家們分析的重點。神威公司不是一般的大公司,高達900多億元的新材料資產不是輕易就能吃下的,何況神威也不是非嫁不可的公司,本身實力不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