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發生,但當權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謹慎應對。他們需要開始認真處理那些以前他們毫不在意的事情。
思考一下,我們真正瞭解中國經濟的發展動向嗎?我們知道日本家庭主婦—聽起來很奇怪,但她們對世界儲蓄資金的流動方向卻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頭腦中想的是什麼嗎?對於我們最大的、最值得信任的金融機構,或者說這些機構所採用複雜金融工具的會計分類賬目的精確性,我們又有多少了解呢?我們知道今天受“非###國家”政府控制的大量儲蓄對全球的長期戰略有什麼樣的影響嗎?還有,全球財富的不均衡佔有所蘊涵的社會和政治含義是什麼呢?
另外,市場明顯缺乏關於什麼才是最關鍵問題的導向資訊—不論全球化趨向本身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受人們對自由流動的資金和產品需求暴漲的影響,全球化的市場正在逐漸升溫。令人吃驚的是,最近的《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66%的美國民眾,甚至是共和黨人,都認為自由貿易正在損害美國的利益。而且,由次貸危機帶來的2007年和2008年信用危機所導致的混亂與動盪也沒有化解這場矛盾。反全球化運動的最新戰鬥口號已經在“地平線”上出現了。
“可能最麻煩的是,”當午餐結束的時候我說道,“大多數人缺乏一種歷史性的判斷視角。他們認為,繁榮時期的出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美國中間年齡段的市場參與者一般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們沒有那種對於7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石油短缺時期—這些都發生在我們今天的經濟全球化之前—的印象。他們根本不瞭解我們當前這個令人吃驚的股票市場和充足就業機會背景下的高產能經濟世界。很多全球化的支持者都被捲進了一個自我滿足的‘旋渦’之中。因此,我們面前的這個世界是一個脆弱的,並且更容易受到政策左右的經濟世界。”
“最重要的是,”我對德普雷強調,“政策制定者並沒有認識到當前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也沒有認識到由金融市場所帶來的繁榮局面會因為良好的經濟政策和行為—這些政策和行為由立法貫徹實施或者透過對經濟的安全調控而得以實施—所帶來的出其不意的結果而悄悄消失。今天,我們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全球化的金融體系既會對我們國家的福祉有積極影響,又會對我們國家的利益造成威脅的狀況之中。”
最後我總結,弗裡德曼的書只是精彩地展示了全球化這個命題的第一部分,但這裡還有全球化的第二部分—全球化命題的金融部分。比如,讓我們看一下次級抵押貸款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即使位於北極圈附近的挪威的一個小村莊也會面臨將來嚴重的財務問題—因為它的財務經理對花旗集團的一種叫債務抵押債券①的投資產品進行了大量投資。當位於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房地產市場崩潰時,債務抵押債券就會變得不值錢了,那麼這個挪威的小村莊也就不得不關閉幼兒園和老年健康服務中心。
最後我們又把談話轉到了歷史方面,我們一致認為關於世界當前的政治、經濟和金融困境,並沒有什麼新的內容。實際上,今天的世界經濟與1870~1914年間所出現的綜合市場和繁榮局面—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稱其為“人類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特殊事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也被持續不斷的金融危機所籠罩,但整個經濟社會還是出現了繁盛局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天我們所提的問題和人們在1914年所提的問題是一樣的:要想保持全球這種新的、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應該如何做呢?危險的政策制定能夠使社會的財富創造發生逆轉嗎?這會帶來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還是保護主義的盛行?無法預料的金融危機爆發—在世界還沒有為此準備好,而只有採取貿易戰、嚴格的資本控制和其他“以鄰為壑”的經濟政策的背景下—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今天的工業化世界希望中國能夠更好地管理其資金運轉,但對於中國的具體發展政策的制定來講,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全世界都不讚賞美國的預算政策和當前的財政赤字,但是沒有人能夠構想出這些問題妥善的解決之道。而且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出現一條出路。世界大部分的過剩儲蓄資金集中在以中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產油國的手裡,這對於未來的世界意味著什麼,沒有人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我們不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要同時關注其他國家出現的問題。
在他的書中,弗裡德曼對金融政策的建議是,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