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證據,胡衛東卻透過地下黨向其致信盛讚地質力學,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頓時被李四光引為知己,加之李四光本就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光是為了抗戰這一條,就足以令他放下一切,接受胡衛東的邀請前往洛陽了。有了這位百年不遇的地質天才,加上孫越崎這個擅長礦業管理的傑出人才,豫西蘇區地下的豐富礦產資源有望得到充分開發,這對處於敵人包圍之中的豫西蘇區來說,其意義怎麼高估也不過分。
注1:吳憲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測定血糖的方法,並發現了蛋白質變xìng與復xìng的規律,這兩大貢獻(尤其是後者)都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但由於當時中國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可言,加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國際科學界確實人才輩出,最終與諾貝爾獎無緣,但即便如此,在1936年時,吳憲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一流生化專家,同時也是國內最優秀的醫藥化學家與營養學家之一。。。。。。
第一百零七章 群賢畢至(繼續求票)
與李四光相比,地理與氣象學家竺可楨如今的名氣更大,而且更受國府重視,胡衛東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他寫了封信,但他卻低估了竺可楨的那顆愛國之心。在看到胡衛東信中所說的“請問先生,氣象學是在風調雨順的江南作用大,還是在災害頻繁的北方作用大?”後,竺可楨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覓得機會帶著一向無條件支援他的家人來到了洛陽。這對蘇區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因為竺可楨不但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還是“民國四大校長”之一,如果考慮到學校的基礎,稱其為民國時期最優秀的大學校長也不為過,胡衛東自然不會浪費他的這一傑出才能,而竺可楨也沒有令他失望,在其卓越的領導下,新成立的中原大學很快就成為國內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在理工科方面更是無以倫比。。。。。。
而王淦昌與童第週二人之所以接受胡衛東的邀請,除了不遜於任何人的拳拳報國之心外,還有著不能忽視的經濟因素。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雖然收入很高,卻因為“城頭變幻大王旗”的緣故而很不穩定,山東大學原本有韓復渠的鼎力支援,經濟狀況還好,但薛嶽進軍山東將其趕走後,給予山東大學的撥款頓時銳減,再加上民國時期雖然大學教師工資很高,但科研條件卻是普遍很差的,理工科的教授想搞研究的話,往往必須自掏腰包購買必需的實驗器材(zhōng yāng研究院條件要好一些,但卻不是那麼容易進的,而且遠沒有大學zì yóu。),而由於民國時期實驗儀器基本不能自產,國內要麼根本買不到,即便有賣的也往往是天價,有時哪怕一臺舊顯微鏡,價格都相當於一個大學教授兩年的年薪。。。。。。
在這種情況下,山東大學工資不能按時足額髮放,對於嚴重依賴實驗器材的王淦昌與童第周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噩耗,因此在胡衛東許諾給予他們每年十萬元科研經費和基礎的科研條件後,兩人立刻毫不猶豫地動身前往洛陽,還同時帶來了不少同事和弟子,令胡衛東欣喜萬分。
至於名醫施今墨,由於人在北平的關係,胡衛東干脆開門見山地直接邀其面談。民國時期是中醫數千年曆史中最為艱難的一段歲月,包括魯迅這樣的民族脊樑都對其持全盤否定的態度,雖然其間因為施今墨治好了汪jīng衛岳母所患痢疾(西醫束手無策)的緣故,中醫免於遭到南京國民zhèng fǔ取消的厄運,但在強勢的西醫面前,也僅能苦苦支撐而已。因此胡衛東所言在蘇區給予中西醫同等地位的允諾,對深愛中醫事業的施今墨來說,實在是難以拒絕,尤其是如今的紅軍雖然實力還不能與**相比,卻已經讓人初步看到奪取天下的希望,一旦革命勝利,中醫必然將在全國範圍內恢復其應有的地位,這就更令施今墨憧憬不已。加之偉人“中西醫結合”的思想與施今墨不謀而合,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同意前往蘇區開設中醫院,與其同行的還有不少平津一帶的名中醫,和他們不下百人的年輕弟子。由此中原蘇區的醫療衛生事業飛速發展,加上青黴素產量的不斷增加,積勞成疾的毛澤民與張浩後來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療,甚至不少兄弟部隊的同志也都聞風而至,歷史上同樣因為積勞成疾而早早退出一線部隊的徐海東等人也因此得以在抗戰期間繼續發揮才能。。。。。。
不過,大量教師與優秀學生的離開,對於平津地區的高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各校領導難免有所怨言,而且在一些傳統的學者眼裡,知識分子最好遠離政治,安心教學研究。例如華羅庚的恩師熊慶來就極力勸阻其前往蘇區,因為按照原定計劃,華羅庚今年七月就要出國訪問學習了,熊慶來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