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離異,怎能請人來止‘無根之謗’,又怎麼‘品題’、‘湔洗’呢,這些只對通敵一案才對得上號。可見作偽者改了前面,顧不到後面,終於露出了馬腳。更不要說李清照那時已50多歲, 雞皮鶴髮還會嫁人,而且還有人要娶這位老太太。這在900年前的宋朝難道能夠想像嗎?!”
小薛說到這裡,義憤填膺,簡直要以拳擊案。在我們的勸解下,他才按捺住怒氣,繼續閱讀這本寶籍。
小薛閱讀了幾頁後,眼光又一次停滯下來。這一頁上又出現引人注意的條文,我抄下的是(斷句也是我加的,已換作簡體字):
“紹興己未(注:公元1139年)季秋。是歲風雨視常年有加。□□□□弟迒自市肆歸。有不豫色。詰之。黯然曰。頃聞朝廷從相國議。與虜劃淮為界。息兵媾和。納土奉幣。長為藩國。繡水鄉園。青州故第。永無重臨日矣。餘乍聞言。似電掣雷轟。前塵舊夢。齊湧心頭。嗚呼垂暮苟活。有所待也。今者已矣。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終日躑躅。不知所覓。或取酒半甌。益添鄉愁。憑欄久之。忽聞風振衰樹。雁唳長空。猛憶昔年與德甫萊州聞雁。分韻賦句情景。物是人非。何以堪也。及暮天作墨色。細雨如絲。愴痛難遏。乃鋪絹濡筆。譜聲聲慢一闋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抒痛懷。未計工拙也。翌日綠華夫人過訪。因取示之。夫人溘然曰。居士其欲斷盡天下愁人腸耶。相與抱持大哭。”
這首題為《聲聲慢》的詞,我們都讀過。當時只感覺寫得真好,卻說不清好在哪裡。現在讀了這條記載,似乎稍微多懂了一點。但我們都不滿足,異口同聲要小薛做個“輔導報告”。小薛感情衝動,也不推辭,拭了一下淚眼低聲說道:
“這首詞真堪稱千古絕唱,連清照的仇人也不能不折服。古往今來有多少贊揄之文,但多從文采上分析,例如說她‘一開頭就連下14個疊字簡直是公孫大娘舞劍手法’,或欣賞她‘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句,說這個‘黑’字不許第二個人押。現在我們知道了她填這詞的環境和心境,才更能領悟其沉痛之處,催人淚下啊!
“清照是北宋文學家和政治家李格非的女兒,有極高的文學天賦和嚴格的家庭教養。她和明誠真是一對天生佳偶。論文采,清照還稍勝一籌。兩人共同搜尋碑帖古器、釐訂考證,閒時烹茗論文、賦詩猜書,又常常是清照獲勝,笑倒在丈夫懷中。請想想,他們是多麼美滿和諧的一對。
“哪想到,軍事形勢陡然逆轉,金兵大舉入侵,摧枯拉朽地打垮了北宋王朝。夫婦兩人倉皇南逃,他們只挑選了一些精品攜帶,其餘都藏在青州舊居里,尚堆滿了15間房屋,被野蠻的金兵一把火燒光。李清照歷經了亡國、破家、喪夫種種劫難。高宗製造‘通敵’案,掠走了她的珍品,其餘的也被搶、被竊,她最後只保留了丈夫留下的一本《金石錄》,逃到浙東投奔她的弟弟。儘管歷盡磨難,清照仍堅強地活了下來,為什麼?為的是《金石錄》還有待她校勘、整理、題跋、作序,更為了她堅信抗金會取勝,中原能光復。為了這個目標,她苦苦地活著、等待著、支撐著,她要活著再見故里一面,把丈夫的遺骸埋葬在當年歡歌笑語的地方。可是,在苦等 10年後,宋高宗以盡割淮水以北土地和年年納貢為代價,取得了做兒皇帝的資格。這訊息一傳來,無異是在清照枯瘁的心中刺進了最後一刀,她如痴若醉,無目的地東尋西覓。她想借酒澆愁,可怒號的西風撕開她悲痛的心肺。她倚欄遠望北方雲天,只看到南歸的雁兒悽唳鳴叫,似乎告訴她再也不要夢想北迴了。她想到庭園中走一走,可滿地凋零的黃花敗葉,象徵她永遠消逝了的年華。她只好守著窗兒眼睜睜地呆等到天黑。偏又下起陣陣細雨,敲打著那梧桐樹葉,點點滴滴的悲聲,印入心頭。她不禁哀呼,蒼天啊,叫人怎能忍受這無窮無盡的鄉愁!”
小薛說到此處哽咽了,我方才感悟到這首詞的境界。小薛接著說:
“清照的著作散失殆盡,可是留下的這點點‘吉光片羽’,哪一篇不是熠熠生輝的明珠,特別是晚年寫的詞,懷念故國、追憶往事、恨朝廷之無能,寄希望於光復河山,都以極平常的口語度入音律,使一切愛國者讀後涕泗橫流、痛徹肝腸。這樣一位才女、賢媛、有骨氣的抵抗派,竟被人攻擊為‘可笑不自量’、‘荒淫之語肆意落筆’、‘摚�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