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了,畢竟受了幾十年的無神論教育,對於這種只存在小說中的“移魂*”之類的東西,之前但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他總不免會一番熱潮冷風,嗤之以鼻,但當這些事情,真正的發生在他自己的身上的時候,除了接受這不爭的事實外,他只能日日借酒澆愁,來排解自己心中的疑惑和震驚!
在現實和有無神論這兩件事情上,顧同不得不屈從於現實,事到如今,除了勉強的接受和儘快的適應穿越者的這個身份外,顧同也別無他法。
由於曾經的歷史學教授的身份,以及對遼、宋、夏、金、元史極為高深的造詣,屈指一數,顧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就沒有了剛開始那麼的陌生和迷茫了。
掐著手指頭,仔細一盤算,顧同卻也發現,自己穿越而來的這個時代正是中國古代社會極具變革的一個時期,名族政權紛立。自西北往東南,有西遼、蒙古、吐蕃、西夏、大理、金朝、南宋七個大的政權存在。
代表著漢民族文化巔峰的趙宋,已然離敗亡不遠。宋寧宗趙擴,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智障皇帝,朝政皆由權臣韓侂冑把持,不過幸虧的還有宗室趙汝愚為相,牽制著韓侂冑,但奈何韓侂冑之下又有京鏜、蘇師旦等一干宵小出謀劃策趙汝愚、朱熹、辛棄疾、陸游等一應忠良,終究難以居廟堂之高,為江山社稷盡心盡力。
金主完顏璟,自公元1189年即位後,奉行漢化政策,使女真人的統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史稱明昌之治。不過那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是承安五年,自從完顏璟寵信元妃李師兒,任用經童為相,加上北部蒙古部落的興起,盛世之後,衰落已顯。
有衰敗必有興盛,此一時期,如旭日一般冉冉升起的蒙古鐵木真部,征伐不斷,統一兼併蒙古諸部,手下謀臣勇將無數,正伺機南望,隨時準備著踏馬中原。
西夏桓宗李純佑,當國之後,附金和宋,碌碌無為,鐵木真一統草原諸部之後,率先興兵,便就劍指西夏,這與李純佑的無能難捨難分。
更且無論,契丹餘孽,盤踞西域,自成一國。
至於大理、吐蕃這些小小民族政權,在幾大勢力之間,朝秦暮楚,夾縫中去求生存,實在是難成氣候。
心中略微將這個時代,粗粗的想了一番,顧同在不安和期望之中,搖搖晃晃的往著自己的居所,慢吞吞的走了回去。
2。第2章 陋屋與孀嫂
凌亂毫無秩序、節奏可言的步子,硬邦邦的一下、一下的擊打著更為堅硬的磚石地,“咚咚咚”的音節後,是沿著北街一溜兒的狗叫聲,“汪汪汪”的聲音中,好像是在言說,這深更半夜驚醒夢中狗,是一件多麼不道德的事情。
當然,滿身酒氣,跛著被摔的疼痛異常的右腿,顧同此時的形象,但可用“狼狽”這兩個字來形容的淋漓盡致。
“顧秀才、顧先生?”
對於如此滿含譏諷的稱呼,顧同既無可奈何,不能阻止,又打心底裡牴觸異常。
回想自己此時的身份,顧同不由“嗤”的一聲冷笑,只笑的漆黑黑的秋夜,更顯陰冷。
自古科考,十考九不中計程車子,在讀書人中間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悲慘的厲害,可是這位顧同顧大才子,竟是十考十不中。這樣的人,怎麼可不就是一個十足的倒黴蛋嗎?
這倒不是說顧大才子是個不學無術的愚蠢之人,只是這人讀書讀得有些犯傻了,一丁點兒的人情世故和變通都不懂,就因為第一次科考時,發現京兆府府尹的小兒子在自己身旁摘抄試卷,他心中氣憤不過,就對著監考官直接檢舉告發。
官場自古就是官官相護,更何況被舉報者是完顏皇族的宗親後裔呢?
監考官幾次三番的示意顧大才子,讓他識清事務,莫要再在考場內大聲吵叫喧譁,可向來以孔孟傳人自居的顧大才子,擰著性子,拼著試也不考,就是要向京兆府的學正大人檢舉告發府尹的小兒子。
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顧同不僅沒有將府尹的小兒子告倒,自己卻因為擾亂考場的罪名,被取消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那一年,他一十三歲。
之後的七年中,大大小小的考試,總是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緣故,或是被取消考試資格,或是被學官冷嘲熱諷一番,然後給判個名落孫山。
後來顧同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加上幾日前,又被臨街的一位潑婦人紅口白牙的大罵了一頓,竟是給氣的昏厥了過去。這一昏倒可真是要命,另一個時空,身為長安大學歷史學教授因為疲勞導致心臟病發作的顧同,就這樣給莫名奇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