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體形式。各種具體形式是否適當,不能從是否又大又公的標準來判斷,而要看它能不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總結歷史的經驗,鄧勇敢地提出了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的觀點。這是創造性的符合於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鄧在農村體制開始改革的時候,就突出地說明了這個觀點。
1980年有幾個省已經開始實行把人民公社制度改變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收到了效果。但許多省份還沒有這樣做,或者剛
258
832胡繩文集
剛開始進行這種改革。
1980年5月底,鄧在關於農村政策問題的談話中說:“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
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我們總的方向是發展集體經濟可以肯定,只要生產發展了,農村的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關鍵是發展生產力,要在這方面為集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鄧小平文選(1975—1982)
》,275頁)。這就是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的發展能夠促進生產關係的進步。如果脫離生產力的發展而按照抽象的標準來追求“先進”的公有制,以為靠這就能發展生產力,那隻會走上錯誤的道路。
提出生產力居於首要地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要從生產力的發展上表現出來這樣的原理,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這些原理不只是適用於中國,可能帶有普遍性,但鄧不是一般性地提出這些原理,而是緊緊地聯絡中國的實際應用這些原理。他不但要求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生產力作為全黨全國的工作中心,而且還從中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提出了與發展生產力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有關的一系列重要問題。
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把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論點,當作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
會議前兩個月,鄧
259
胡繩文集932
向外國客人說:“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麼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
(252頁)。
多年來,人們一般都把社會主義社會看成是很快就能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短暫的過渡時期。這樣,似乎也就沒有必要再把社會主義社會分成幾個階段。歷史的實踐表明,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原來的設想,社會主義社會是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國家裡經過革命而產生的。在這樣的國家裡,社會主義社會是否有初級階段和高階階段之分,也還值得考慮。至於在像中國這樣原來經濟很落後的國家,社會主義更不可能不是一個很長的歷中時期,而且必須從初級階段走起。所以中國共產黨不是從一般的意義上,而是特別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科學的概念。
毛澤東和以他為代表的一代領導人,曾經受迅速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那種不切實際的急性病的傳染。雖然他們也考慮到中國的社會主義將是長時期的,毛澤東甚至還提過社會主義會有發達的階段和不發達的階段的區別,但是總的說來,他們沒有能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來考慮中國的問題。鄧說:“中國吃苦頭不只這十年(指”文化大革命“——引者)
,這以前,從一九五七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就犯了‘左’的錯誤。總的來說,就是對外封閉,對內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
260
042胡繩文集
段。“
(269頁)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的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是以過去的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錯誤為鑑而提出來的。
鄧認為,要使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至少應看到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這兩個特點。
他在1979年談到底子薄這一點時說,建國後,我們的經濟建設雖然有偉大成就,但是由於底子太薄,現在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很貧窮的國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