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為了
164
41胡繩文集
在這方面獲得勝利,你們一開始就要使真正英明的人士具有充分的自由,以便與支援私有制精神的謬見和偏見作鬥爭,當私有制這個怪物被打倒以後,你們就透過教育來鞏固這個幸福的改革制度。然後,你們就不難使你們的人民採納類似我所擬訂的法律“
(摩萊裡:《自然法典》中譯本,121頁)。他的書中寫出了他所擬訂的公有制社會的“法律”。
這位空想家所設計的新社會,和正在開始形成並將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是毫無關係的。
恩格斯所提到的另一個18世紀提出共產主義理論的人馬布利(法國人,1709—1785)
,在他的一篇論文中表示了這樣的願望:在一個氣候宜人,水流清潔的“荒島”上“建立一個共和國,在這裡,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窮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這個共和國的第一條法律就是禁止財產私有”
(《馬布利選集》中文版,170頁)。為什麼要選擇一個荒島?當然是為了同“走錯了路”的社會割斷關係。
但是,人們的想象終究不過是現實的某種影子。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了避免資本主義的禍害,其實是借鑑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來設計他們的理想社會。
摩萊裡的“法律”
所規定的理想社會,是以由同樣數目(10或10的倍數)的家庭構成的“部族”作為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又以多少個部族構成城市,構成省,構成民族)。凡20歲到25歲的公民都從事農業,25歲以上的一定數量的人成為各業的工人(手工業工人)。
人們的產品都交到公共倉庫,生活用品和生產中所有的原料都從公共倉庫中領取。公民之間的買賣或交換絕對禁止。這實際上不過是個小生產的自給自足的社會,是貧
165
胡繩文集541
窮的“社會主義”。所以摩萊裡強調,在一切公民的衣食住方面都嚴格禁止奢侈(摩萊裡:《自然法典》中譯本,120—12頁)。
產生於資本主義初起時期的這些空想,在人類思想史中具有重要價值,然而它們只是不能結出果實的花。這些空想家猜到了私有制的社會終將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但是他們並不懂得為什麼私有制必然會轉變為公有制,不知道到達公有制的現實的道路。他們所設想的新社會是和資本主義社會絕無關係的。他們越是精心地周到地設計新社會的圖樣,越是表明他們和歷史發展的實際相脫節。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第一次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看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取代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社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從沒有私有制、沒有階級分化的原始社會演變為階級社會,這並不是由於人類犯了什麼背離人類本性的錯誤,而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不同的剝削制度的嬗變,直到資本主義社會,也是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而必然出現的過程。科學的社會主義理想,並不是建築在對資本主義制度憎惡、厭棄的態度上。恰恰相反,馬克思主義者充分估計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在社會發展史上的進步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寫的《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這就是說,它打破了
166
641胡繩文集
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封建主義桎梏。
結果是,“資產階級爭得自己的階級統治地位還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產力卻比過去世世代代總共造成的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468、471頁)資本主義社會創造了以往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化的大生產和與此相適應的整個社會文明。這就使資本主義社會達到階級社會發展中的最高水平。
馬克思和恩格斯從資本主義社會無法避免的週期發生的危機中,看出了資產階級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是資本主義制度自己所不能解決的矛盾。
《共產黨宣言》中說:“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連同它的資產階級的生產和交換關係,連同它的資產階級所有制關係,曾經像魔術一樣造成了極其龐大的生產和交換資料,現在它卻像一個魔術士那樣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