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些壞事,對此毛澤東說:“這些壞事是土地革命初期的狀況,原因之一是區政府成分不大好,將來都要改變的”
(第246頁)。像這類的問題,也是以往的農民革命所不能不遇見而且不可能解決的,即使他們已經提出了平分土地和建立鄉村新政權的任務,例如太平天國。
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正
36
61胡繩文集
確地解決中國革命的種種問題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毛澤東同志歷來提倡的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關於農村調查》(1941年的一個講話記錄)
中說:他在1920年看了幾種馬克思主義著作後,“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可是這些書上,並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蔣介石和陳獨秀。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鬥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鬥爭”
(第22頁)。這裡所說的“只取了它四個字”
,其實是形象地說明了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指導。沒有這種指導是不行的,不在這種指導下老老實實地研究實際的階級鬥爭也是不行的。研究從哪裡開始?就是要從瞭解實際情況,從調查開始。
毛澤東1930年寫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說:“你對於那個問題不能解決麼?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
(第2頁)這幾句話,極其通俗而又精確地表達了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如果不是從實際情況出發,那就或者只是背誦書本上的公式,或者只是把在過去的條件下曾經適用於某些問題的解決辦法當成永遠不變的辦法,或者簡直只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無知妄說”。總之,都不能得出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而只能使實踐走到歪路上去。在這點上,我們黨幾十年來是既有正面的經驗,又有反面的教訓。
毛澤東把以唯物主義認識論為依據的思想路線,看成是
37
胡繩文集71
“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人們必須注意瞭解新的社會情況,瞭解群眾實踐中的新經驗,研究如何解決實際生活提出來的新問題,這樣才能在鬥爭中創造新局面。
當人們的認識趕不上客觀形勢的時候,或者當客觀情況發生著大變化的時候,著重提出這一點當然顯得特別重要。毛澤東尖銳地批評有些同志“具有一成不變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樂觀的頭腦”
,以為有了某個“本本”就能“保障了永久的勝利”
,以為“只要遵守既定辦法就無往而不勝利”。他說:“這些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完全不是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完全是一種保守路線。這種保守路線如不根本丟掉,將會給革命造成很大損失,也會害了這些同志自己。”
(第8頁)這裡所說的保守路線就是指那種安於現狀,不求甚解,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新的事物、新的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情形。因此,必須用具有豐富的生動的內容的實際生活來克服這種保守路線,基本辦法就是提倡調查研究。
當然,毛澤東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遇到的社會變化和我們現在的社會變化,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那時是在封建的土地關係統治下的農村階級鬥爭激烈展開的時候,現在是開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但是在現在的條件下,毛澤東的下列的話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共產黨的正確而不動搖的鬥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裡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在群眾的鬥爭過程中才能產生的,這就是說要在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瞭解社會情況,時時進行實際調查”
(第8頁)。
在這本調查文集中,毛澤東同志指出,在調查研究中應
38
81胡繩文集
該採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即是對社會的各部分進行仔細的分析,然後才能加以綜合,認識其總體。他的農村調查研究是用這種方法來進行的。在階級社會中,當然要特別重視階級分析。現在我國社會已經是消滅了剝削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在我國現在社會中還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著帶有階級鬥爭性質的社會矛盾和社會現象,在這個範圍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