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頁)
下來就是殷浩出場。他上表自請北伐,並請關隴、荊襄出兵協助。皇帝讚許,當場傳詔拜殷浩為徵北大將軍、持節、都督揚、豫、徐、兗、青、司六州諸軍事,加謝尚為安西將軍、荀羨為北中郎將,皆為督統,進屯壽春,以為前鋒,令徵西大將軍、都督荊、湘、江、廣、交、寧六州諸軍事桓溫出兵南陽響應。
最後一項議程便是太后傳詔將蔡謨貶為庶人,了結這段公案,然後黃門一聲喝聲便散朝了。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建康(三)
更新時間:2009…1…7 0:14:43 本章字數:7115
和元年正月十五,明王會名士謝安、王羲之、阮裕、融、孫綽於建康四望山下泛舟臨江賞月。明王以詩吟景,眾人大悅,王羲之借景盡情書錄《臨江篇》,謝安記後,贈與明王以為傳世。
引言摘述
第三日,曾華服素服,備重禮,上劉惔府弔慰。劉府位於建康城東南的烏衣巷,聽說這裡以前是前吳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的吳國禁軍皆穿黑衣黑甲,所以這裡就被稱為烏衣巷了。
現在這裡已經是建康城的“高尚住宅區”,許多達官貴人都居住在這裡,最有名的是王家和將來也會顯赫的謝家。劉府在烏衣巷中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這符合劉惔的性格,名動天下卻生性談泊,如果不是他名高位重估計也不願住到這顯赫之地來。
來到劉府門口,曾華仔細整了整自己的襴衫、麻鞋,然後點點頭,段煥立即上前敲打著黑色的大門,“篤篤”聲馬上不輕不重地響起。曾華抬頭看去,只見黑門上面掛著一塊黑色匾,上書“沛國劉府”,門簷兩邊各吊了一個白色的燈籠,上面只書寫著一個黑色的劉字。
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道縫,一個老漢隨聲探出半個身子來,一眼就看到一身素服,神色凝重的曾華,還有他身後的李存和彭休及十幾名壯士,不由出言問道:“請問是哪家大人來府中?有何要事?”
旁邊的段煥微微彎腰遞過一張名貼,沉聲答道:“請稟告你家主人。就說是扶風郡曾華曾敘平來拜府,想跪拜劉公地牌位。”
門房老漢聽到這裡不敢怠慢,接過名貼後告了一聲罪:“請稍等,待我稟過我家主人。”說完又關上大門。
不一會,只聽到吱呀一聲大門被大開,三個身穿素服的青年人急衝衝地奔了過來,後面慌慌張張地跟著幾個隨從。帶頭的青年人曾華沒有見過,但是他的臉形、眼鼻很象劉惔。應該是劉惔的長子。後面一人跟前面的人略微相似。但卻別有一番容貌,最後一個長得最清秀睿敏的人曾華認識,正是剛回來奔喪不久的劉顧。
“劉府不孝子劉略/劉聚/劉顧恭迎鎮北大將軍曾大人。”三人齊聲彎腰拱手道。
“三位世兄不必多謝。劉府門前沒有什麼鎮北大將軍,只有前來跪拜恩師牌位地扶風郡學生曾敘平。”曾華拱手大聲還禮道。
三人一聽,知道曾華要持弟子禮拜祭自己地先父,也不好說什麼了,連忙以劉略為首。引著曾華走進劉府中。
走過三進廳堂,很快就走到了素色佈置地正堂,進門就看到正中擺置的牌位,正是劉惔的名諱。
曾華當即一個箭步上前,雙膝跪倒在地,雙手重疊在額,然後伸直,同時彎腰俯身。手和身子都匍匐在地。默然一會然後直起身來,再行一次,如此連行三次大禮。施完禮後。劉略為首三人在旁邊跪謝答禮。
禮畢後,曾華持著劉略的手,還沒有開口就淚如雨下,最後才哽咽地說道:“曾某此生最恨就是去年未能遵恩師之言回建康一趟,想不到現在已是天人相隔,一想到這裡我就悲痛難忍,心如刀絞。”
劉略三人也是流著眼淚苦苦相勸,終於把曾華勸住了。過了一會,劉略三人引著曾華來到偏廳用茶。
曾華開口問了劉略一些情況,知道由於劉惔和司馬、殷浩等人關係甚好,所以朝廷給劉家兄弟的撫卹和蔭恩都很豐厚,曾華不由點點頭,表示放心了。
這時劉顧開口道:“曾大人,我等知道大人前日已經入建康,昨日在朝中受封,想不到今日就來鄙府吊拜先父,真是怠慢了。“
“由於朝廷制度所在,所以我延滯了兩日才來祭拜恩師。此次上府中有三件事需要與三位世兄商量。”曾華開口道。
劉略連忙答道:“有何事請大人儘管吩咐。”
“我準備選一日去恩師墓上吊祭,必須請三位世兄引路。”
“這個自然。”
“第二就是問一下貴府上還有什麼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