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3/4 頁)
起來,普西多爾也曾經主動和曾華舉行過三次會談,但是雙方的差距太大,而且都不肯讓步,結果依然是不歡而散,毫無成效。曾華依然沒有把和談放在心上的模樣,趁著春暖花開的季節四處“晃盪”,而普西多爾也隨著接到呼羅珊行省的來信變得平和起來,也越來越有耐心與曾華“糾纏”下去。
過了三月份,河中地區已經變得暖和起來。悉萬斤城與異世中的北京緯度差不多,而且由於周圍環境的問題,年平均氣溫要比中國河北地區高一些。冬麥要開始迅速成長了,啃了一冬“乾糧”的牛羊要補膘了。所以這個時候地河中地區開始進入到繁忙的農耕畜牧季節了。
而隨著天氣的暖和,普西多爾發現從東邊源源不斷地湧來了數以萬計的牧民,他們趕著雲朵一樣牛群羊群從伊列河流域湧過來。他們雖然一身的疲憊,牛羊身上也滿是嚴酷寒
的痕跡,但是牧民那高亢悠揚的歌聲和牛羊那歡快起顯示了他們此時的心情。
隨著曾華一起出城迎接地普西多爾很快就明白了,這些恭恭敬敬向曾華彎腰施禮的牧民是真正的牧民,普西多爾甚至都能聞到他們身上那漠北草原和金山草原上特有的味道。這些人都是跟隨曾華十餘年地金山、五河諸部,他們根據曾華在前年頌布的命令而來的:凡各戶長子以下諸子。不承父產,有自願西遷者,配兩倍永業牧場及其餘足額賦稅牧場,並有官府出資購牛羊配之。
根據北府在太和元年透過的《家產繼承法》。每家每戶能夠繼承家中永業田地地只有一個兒子,一般預設為長子,也可以由家主父母指定的兒子。這個兒子可以繼承耕種成熟的家中永業田,還能累加授得一部分永業田地(數量只有正常永業田地數量的三分之一)。合加到家中永業田地中。其餘地兒子卻必須分家重新立戶,重新由官府授予永業田,而這些新授的永業田一般都是荒地或者是新開拓土地,官府會提供耕牛、羊群、農具等物質。幫助新立戶的百姓開荒。在過去地十餘年中,北府利用這種授田方式,不但非常有效地打破了封建家族地形成。還遷了大量關聯百姓回河北、河南地區。成了引導百姓大規模遷徙地有效手段。
現在曾華又利用這種手段。將五河、金山地區最先跟隨自己的敕勒、突厥、柔然、匈奴、鮮卑等部遷徙到伊寧河、河中地區,填補那裡地真空。這些人幾乎是和西征軍從徵府兵一起動作。但是遠遠落後於這些騎兵身後,終於在一年多後趕到同一個目的地。
普西多爾不知道這裡面的玄機,他只知道根據各種情況顯示,伊寧河流域、碎葉川流域,以及一直到藥殺水(今錫爾河)東岸廣袤地區,除了已經降服北府的悅般人,其餘的烏孫人、康居人、月氏人、塞種人恐怕有過半的人死於北府人西征的馬蹄下,剩下的人只有兩條路,一部分據說與北府有淵源的烏孫、月氏人降服北府人,融入北府人之中,其餘逃得性命的康居、塞種人不是向西越過鹹海逃去就是南下逃過河中地區,在吐火羅和辛頭河地區與他們先行遷徙過來的族人匯合。
而同樣在河中地區,迫於北府的軍威,數十萬的粟特也紛紛南逃,把富庶的河中地區留給了北府人。北府人用馬刀和強弓將這些地區清理一空,肯定是不會將這些富庶肥沃的田地草原荒廢掉,一定會將這些土地交給他們信得過的自己人。從現在看來,北府大將軍是打算把這些土地交給這些真正的牧民。
接著跟隨而來的是數萬從沙州疏勒郡出蔥嶺的北府人,這些同樣騎著馬,趕著牛羊,拉著高車的北府人更像是一群耕地的農民,他們將接管河中地區的農耕田地。
在迎接這些人的時候,普西多爾發現站在曾華旁邊的一位將軍情緒激動,不由感到萬分奇怪,心裡直犯嘀咕,難道這些新來的北府人跟這位帥的讓人嫉妒的將軍有關聯?普西多爾多少蒙對了一點點,這些新遷來的數萬北府百姓是鮮卑人,而且多是慕容鮮卑人。這些人在被分散到各州勞動改造了一番後,不但棄牧為耕,而且也已經融入到北府百姓當中去了。這次曾華專門頌發特赦令,免除近十萬原慕容鮮卑人的罪責,正式成為平民,並從中選拔了數萬人,將他們的永業田和賦稅田改到新收復的河中地區,成為數十萬西遷的北府百姓中的一支。看到這些舊故族人,慕容垂怎麼會不激動呢?
隨著越來越多的北府西遷百姓到來,原本還荒寂的河中地區立即變得熱鬧起來。很快,一個個小城鎮和教堂在綠洲、灌溉地被建立起來,這些西遷了一年多的北府百姓開始安下心來建設自己的家園。他們看到奔流的藥殺水和烏滸水,看到被波斯、吐火羅戰俘們好生整理修繕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