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頁)
所以我誠請先生出仕,不為我而為天下百姓再多盡一份力。”曾華淡淡地言道。
“嗤…”。慕容恪身後傳來一聲輕輕的嗤笑聲,應該是慕容的。看到眾人的目光都投了過來,旁邊的慕容肅、慕容紹連忙把頭一縮,慕容楷反而把頭一揚,倒也光棍。
曾華地眼睛飛快地閃過一絲無人察覺地寒意,卻沒有作聲,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然後舉起了茶杯,向面露苦澀的慕容恪對敬一杯,然後一飲而盡。
“慕容先生在這段休養時期以何為消遣?”曾華平靜地問道。
“休閒時候讀一讀《春秋》。”慕容恪也非常平和。
“哦,《春秋》以微言說大義,只是過於深澀,曾某學問不精,多有不明白之處,多虧武子先生為我講解,倒也解讀了一二。”曾華合首答道。
“大將軍真是求學不倦,依在下讀來,《春秋》就是興盛衰亡,起伏跌。”慕容笑了笑答道,,兩人看上去像是交流學問的學子,話來話去全無半點凡俗煙塵。
“大善,看來慕容先生真地是把《春秋》讀透了。”曾華擊節叫道。
“不但《春秋》如此,史書皆是如此。”談起學問,慕容恪興致大發。
“妙啊,慕容先生此話說的極妙。曾某聽得先生妙語,突然想起一詞,唐突一唱。請先生共賞。”
曾華說罷,擊案為節,洪聲唱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是非成敗轉頭空。”慕容嗡嗡地念道。兩行渾濁的淚水無聲滴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慕容低聲唸完之後,突然舉起手裡地茶杯,對曾華大聲言道:“能與大將軍並世而立,是在下的榮幸。”
“能有先生這樣的對手,也是曾某的榮幸。”曾華
茶杯,欣然對答道。
“在下走進來的時候,發現太原王府真是一個明雅通幽的好地方。”王猛看到兩人惺惺相惜卻是有點著急了。因為這與今日會談的主題絲毫不相連,不由開口轉移話題。
“景略先生真是觀察仔細。我這處寒舍原是石趙世子府,後來冉魏自立便成了冉操的府邸,幾經修建擴張便成了這個模樣。我與冉魏天王真是有緣”說到這裡,被轉移思緒地慕容恪輕輕地咳嗽兩聲,然後側起頭想起什麼來,一時愣在那裡。
過了好一會慕容恪才清醒過來,抱歉地說道:“我地精神不濟。常常總是走神。剛才我又想起了冉魏天王。他臨去前對我說地那句‘四奴,我等著你!’突然在我的耳邊環響著。”說到這裡,慕容恪不由地傷神道。“也許冉魏天王真的在等我。真的希望能再和他相爭一番,就像棘城和魏昌一樣。”
“人生數十年,如夢亦似幻;生亦如花開,身死花又落。”慕容恪輕輕地拍打著大腿,用那微弱而嘶啞的聲音唱道。
聽著慕容恪那蒼老而淒涼的歌聲,眾人不由地覺得一陣心悲,這也許是慕容恪和燕國最後的絕唱吧。
“慕容先生,這裡地桃林是你移種的嗎?”已經明白王猛意思的曾華突然出聲問道。
“是的,自從在長安渭水畔與大將軍一會後,在下便喜歡站在粉紅花海中,看那春風中的花開花落。花開如雲,花落如風。於是我就叫人移植了數百株桃樹在此,只是時日太短,我看不到這裡花開花落的景象,卻只看到如今的一片秋風肅殺。”慕容恪點頭答道。
“雲兒也非常喜歡桃花,我為她修建的桃園是她最愛去地地方,”曾華黯然地說道,“最後她長眠在那裡,也許那裡才能讓她永遠地寧靜。”
聽到曾華提到自己地妹妹慕容雲,慕容恪沒有作聲,默然了許久才輕聲答道:“真是難為她了。”
“燕國興盛對於你們慕容家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值得你們付出這麼多?”曾華悠悠地問道。
“大丈夫當立志四方。既然老天眷顧我們慕容家,我們慕容家自然不能浪費如此稟賦。幾代人的艱辛,終於才有了燕國地基業,逐鹿天下,名揚青史。”說到這裡,慕容意氣風發,眾人似乎又看到他謀定天下,問鼎中原的風采。
但是過了一會,慕容恪卻臉色轉悲,最後淚流滿面地說道:“但是天生必有天滅,我們燕國能走到這一步,也是老天的安排。”
“天下紛亂總是由少部分人的野心引起的。”曾華深深地看了一眼慕容,然後徐徐地說道,“如果沒有野心就沒有紛亂,沒有紛亂我就不會回中原,或許就是一個孟浪子弟渾渾頓頓地過一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