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2/4 頁)
十月二十六日,曾華領五萬廂軍會至城,北府軍士氣大振,連發石炮示威,城一日數驚,人心惶惶。這夜,散騎侍郎徐蔚等率扶余、高句麗、百濟、新羅、任那質民子弟五百人,趁夜開啟西城門引納北府軍。十萬北府軍洶湧而入,數萬燕軍或戰或散,不多時整個城亂成一片。太保陽、龍驤將軍李洪自殺,中書監封弈、秘書監皇甫真等人伏降。黎明,曾華、王猛領軍入城。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
更新時間:2009…1…7 0:14:56 本章字數:7389
生數十年,如夢亦似幻;生亦如花開,身死花又落。
引言摘述
“大將軍和王大人光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一直緊閉的太原王府大開中門,迎接曾華、王猛一行。出來迎客的是慕容恪的世子慕容肅。倒不是慕容故意擺架子,只是他實在是已經病得不行了,多走幾步都不行,總不能讓人抬著他來中門迎客,因此曾華特意囑咐讓慕容恪在內府後院等著就行了。
曾華和王猛等人站在太原王府門口,靜靜地看著慕容肅,而兩邊洶湧地湧入上千的北府白甲軍,他們在鄧遐、趙復的帶領下像潮水一樣佈滿整個太原王府,他們的腳步將踏遍王府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目光將和他們手裡的鋼刀長矛一樣銳利,注視著這裡的一舉一動。而王府外面還有上千白甲軍,將這裡包圍得水洩不通。
慕容肅長像很像慕容恪,只是他的臉要更加白秀一些,更加顯得文雅俊儒。他恭敬地招呼一聲,然後也靜靜地站立在一邊。不過曾華等人還是能看得出他嘴角那淡淡的一撇,似是一絲不屑,又或是一絲不甘。
不消一刻時辰,白甲軍已經將太原王府完全警戒起來了。段煥、張兩人往曾華身後一站,王猛立即出聲道:“煩請太原王世子帶路!”
慕容肅嘴角的一撇更加明顯了,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他在前面恭敬地彎腰施禮。然後伸手道:“大將軍、王大人請!”
穿過前院,再繞過中堂,曾華幾人很快就被帶到太原王府地後院裡。這裡處處是山丘池塘,並有庭院、閣樓,顯出一派氣象。
曾華看了看周圍,發現小徑的兩邊種滿了柳樹、楊樹,而再往兩邊深處就是成林的桃樹,只是現在是深秋肅殺時節。樹木早就沒有了綠色。滿樹的樹枝上只有枯葉還堅持地掛在那裡。
曾華看到一片枯葉從遠處的桃樹上飄落過來。在瑟瑟的寒風中無助地打著旋兒,劃過自己的視線,最後無聲地消失在乾草枯枝中。
看到如此情景,曾華不由地輕輕嘆了一口氣。聞得嘆息聲,王猛、封弈、皇甫真等人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紛紛轉過頭來看了一眼曾華,卻都沒有出聲。
走近一個樹林中的小亭。裡面坐著一個人,正是太原王慕容恪,骨瘦如柴地他坐在那裡,面如金色,氣息微微短喘著。他地身後站著兩個人,模樣都和慕容恪有七八分相似,眾人一看就明白了,應該是慕容恪地另兩個兒子慕容楷、慕容紹。
慕容恪公忠輔國。在燕人中威望甚重。又關切兄弟子侄,在慕容皇族中深得眾孚。不過他還是有一點勉強算得上是缺點,他比較溺愛他的兒子。就像一隻老母雞一樣護住他的三個兒子,生怕他們受到一點委屈。而慕容這三子卻不怎麼爭氣,除了繼承了父親慕容恪的龍章鳳姿之外,才幹不及十分之一,性格人品上還有一大堆毛病。也許是他們太年輕了吧,慕容恪有時候總是這樣安慰自己。
“慕容先生安好!”曾華站在亭外客氣地施禮道。
“大將軍,快請進。在下沒有出門迎接大將軍,萬請大將軍恕罪!”慕容恪在兩個兒子的攙扶下掙扎地站了起來,一邊拱手一邊用微弱的聲音說道。
曾華知道慕容恪已經是重病纏身,當即也不多虛禮了,和王猛等人坐了下來,段煥、張兩人依然默不作聲地站在曾華身後,手握腰刀刀把,而慕容肅卻轉到慕容恪的身後,和自己地兩個兄弟站在一起。
費力坐下來的慕容恪望眼看去,只見緊跟其後的封弈、皇甫真面露愧色,目光躲躲閃閃,最後還是坐在曾華的下首。
“楚季先生性清儉寡慾,不營產業,飲酒至石餘不亂,雅好屬文,凡著詩賦四十餘篇,如今投了大將軍門下,定有大作為。”慕容恪先開口道,他這一番話倒把皇甫真說得滿臉通紅,低首不敢作聲。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楚季先生竭誠燕國國事,並無疏忽紕漏,算是盡了人臣之職。現在燕國已經日暮窮途,楚季先生大才,不能就此埋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