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而且使古文今文融為一爐,獨創了一個新的學派——鄭學。
鄭玄屢拒徵辟,大抵是在家鄉隱居,聚徒講學,專心經術,著書立說。他的弟子遍於天下,多有人自遠方而投至門下,如河內趙商、崔、公孫方、王基、國淵、慮等即為其間著名者。他的學生常常超過千人,為一時之盛。在這個黑暗的社會情況下,鄭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節,不肯與他所鄙視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圖的假名士們為伍,而一心在學術上發揮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雄視世人,不愧為真名士。
鄭玄不受徵召,最初是領著學生們隱居在不其城南山裡,進行注經和講學活動。他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益恩,二十三歲時被北海相孔融舉為孝廉。後來捲入了中原戰事,被曹鑠俘虜,關進了戰俘營。曹發現他有數學上的天分,就派人把送去了幷州。這益恩作為優異人才,享受幷州晉陽州牧府發放的補貼,他在幷州娶妻生子,並極力邀請自己的父親前來。
這時鄭玄的糧食斷絕,無法再維持講學,正好收到兒子的書信,他也想看一下自己沒見面的寶貝孫子,就帶著百餘名得意弟子前來幷州。正好遇到南華囚仙講經,兩人不辯不相識,結為好友。鄭玄也就在晉陽安居下來,繼續傳經授道。閒暇時間,他經常帶著自己的寶貝孫子小同來懸甕山與趙爽一同探究數學問題。
就是在他的幫助下,薛、馬鈞進一步完善了弩炮製造理論,總結出兩條基本準則:對於發射長矛的弩炮,扭力彈簧的最優直徑應該是長矛長度的九分之一;而對於發射石彈的弩炮,其扭力彈簧的直徑應該等於彈丸質量平方根的一又十分之一倍。為了準確測量扭力彈簧的直徑,鄭玄用一種出奇巧妙的方法成功的解決了這個求三次方根的難題,他利用幾何原理創造了一種組合滑動直尺,可以直觀的計算出任意長度的三次方根!
曹鑠當年也是軍事發燒友,看過西方弩炮的製造工藝。經他提議扭力彈簧被封閉在金屬圓筒中,從而得到更好的保護;橫樑上設定的準星和箭矢尖端構成了瞄準基線,更利於瞄準射擊;許多弩炮被安裝上輪子,可以跟上部隊前進的步伐,成為有效的支援武器。
弩炮的出現,使得曹鑠心中盤算的遠端打擊成為可能,曹鑠幾乎是立即下令由黑衣衛進行實驗性裝備,在戰場上發現不足,及時改正,以便日後對軍隊進行大規模裝備。經過反覆的訓練,熟練的炮兵可以根據轉動絞盤時金屬棘輪的響聲次數估算弩炮的射程,並根據彈道學推算出仰角和提前量進行準確的射擊。弩炮兵,成為了曹鑠軍中技術性最強、戰鬥力最高的部隊。
僅僅改善裝備、列裝新武器是不夠的,曹鑠下一步瞄準的是軍隊體制的改革!
第四卷 官渡!官渡! 第十三章 幷州軍政大改革
鑠過去在幷州各地廣泛建立榮軍農場,並以榮軍農場T7立起一個個具有軍事據點性質的村寨來。
每個村子都建立村民自衛隊,這既是對正規軍的有益補充,也為正規軍提供了一個穩定且質優的兵源。曹鑠正是透過這些星羅密佈的村寨保證了自己在幷州的牢固統治,保證在自己離開幷州期間,沒有任何勢力能夠竊取自己的統治地位。
不過,當初入主幷州的時候,為了保證幷州的相對穩定,曹鑠並沒有對幷州的官場做較大調整,只是將幾個主官換成了自己一系。這也是題中之意,大家都能認可,也沒有人敢於叫囂什麼。可是當曹鑠提出越來越多的新政策時,整個官場的風氣就有所變動了。雖然他們還不敢公然抵抗命令,但是磨洋工、陽奉陰違的現象卻屢見不鮮。這些既得利益者非常地頑固守舊,不利於以後曹鑠推行更多的新政。
何況他們大多是袁家的門生,與袁紹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雖然曹以雷霆之勢,全取幷州,但是這些人並沒有見識過曹鑠軍隊的超強戰鬥力。相反,他們自以為是的認為,袁紹的部隊可以輕易地消滅曹鑠所部,所以不斷有人跟袁紹那裡聯絡,效忠信更是被錦衣衛查獲了一大批。
曹鑠不置可否,但是他的心裡卻從此有了一個疙瘩。現在設在晉陽的招賢館已經招納了不少的能士,透過考試,曹鑠從當中選出了一大批人才,並將他們安排到各大崗位去。不但如此,曹鑠還從晉陽的州牧府中撥出錢財,專門用於資助鄭玄,讓他在晉陽開館講學,培訓了一大批人才。
不過這些人雖然學識比較好,水平也很高,但是不一定適合處理民政事務,曹鑠並沒有將他們立即安排到各個郡縣擔任要職,而是將他們安排到各個郡縣的學政那裡去,負責督促各地開展掃盲工作。學政是一個清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