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人民都在想些什麼,然後我們告訴他們,我們的想法與他們的想法是多麼一致。各黨派人士都在不斷尋找著既能在政治上得分,又能從各利益集團中獲取資金的方法。在一段反覆無休止的論戰變得使人乏味之後,聽眾們保持緘默了。就像E·J·迪翁曾說的那樣:問題沒有解決,爭吵仍在繼續。
里根不迴避當前的各種問題。許多年來,他一直為之奮鬥,並有其妥善的解決的方法。他首先展現給大家的是一幅美國的理想前景,一旦人們接受了他的觀點,那麼就問題本身說服他們會容易得多。問題只是通向結局的存在形式,而不是結局本身。對一位領導人來說,第一步是要描繪出一幅他所展望的未來的圖景,這樣他才能指出一條通往那裡的道路。對里根來說,這幅圖景就是國家的復興,他所堅持的政策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戰略。
里根的每一次演講,特別是在一些值得紀念的場合,他都會講到美國一直擁有的輝煌,和對美好前景的憧憬。自由、英雄主義、榮譽、愛國、愛上帝,這些觀念常被那些精於此道的人當作老生常談的陳詞濫調,甚至將它們摒棄,但是它們卻深深地植根於里根的演講中,他在多年的巡迴演講中發現,這些觀念也深深地紮根在大多數美國人的心中。如果有人能夠重新恢復過去的價值觀,整個國家就會重振往日雄風。
和其他大多數領袖一樣,某些價值觀對里根來說較之其他更為重要。在我們的民主體制中,總是存在著兩種信仰的衝突:是信仰自由還是平等,是信仰個體還是社會。里根是站在自由與個體一邊的,平等與社會相對來說並不特別吸引他。在哲學上,他更接近於傑斐遜、佩因和卡爾霍恩的思想,而不是林肯和羅斯福。他在自己的第一次就職演說上說:“政府並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信奉保守主義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他在多年裡不斷擴充支援他的人群,同時還發現他的保守的理念已成為其實行統治的巨大而又持久的根基。迪克·沃思林估算過里根的核心選民大概佔全體人口的三分之一。只要他堅定地按照其理念走下去,即便是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也能無往而不勝。擁有佔三分之一人口的支持者,聽上去似乎並不算多,但在現代總統中,這已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要比近來任何其他總統所擁有的支持者都多。
另外,鑑於90年代的政治鬥爭,我們有必要弄清楚里根的保守主義,有別於運動中的其他聲音。美國的保守黨人在當時分成了兩個流派,這同世紀之交時英國保守黨內的分裂如出一轍。那個時候的“小英格蘭人”,即英格蘭本土主義者期望把重心放在英格蘭島而不是整個大不列顛帝國上。他們狹隘的新孤立主義的觀點,遭到了具有更廣闊眼光的大不列顛主義者的強烈反對。最終,英格蘭本土主義者在論戰中失敗。90年代末,在美國的保守黨人中,也開始了類似的爭論,當時威廉·克里斯托與大衛·布魯克斯在《每週準則》及其他一些地方發表了系列文章,痛斥“新孤立主義者”,美國本土主義觀點在共和黨內部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他們認為共和黨應採取的是特迪·羅斯福的那種如同奧林匹斯神般極具威懾性的強有力的態度。
這些論爭在80年代還未爭出個熟高熟低,里根就堅定地站在“大美利堅主義”的陣營中。他是一個純粹的國際主義者,認為美國是世界和平的關鍵,並應該在世界上任何需要她與共產主義進行戰鬥的地方顯示其威力,同時鼓勵自由。這一姿態為里根贏得了遠不止傳統的保守主義者的支援,前民主黨人,如珍妮·柯克帕特里克、歐文·克里斯托和本·沃頓伯格都已經轉變,並集合到新保守主義者的旗幟下了。這也是他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相信美國必將充滿活力,蒸蒸日上的人不一定非得是一個地道的保守主義者,況且如果里根帶領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標的話,我要在哪裡工作呢?
在里根的演講中,他總是試圖使非保守主義者也感受到他的熱情。無論你同意他的觀點與否,他都為您留下足夠的空間。在他展望的光明前景中,即使你不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也不會受到任何的懲罰;就如同你不是一名基督徒,也絕不會被擋在天堂外一樣。他並不對人們講該如何生活,而是在倡導人們去積極正確地生活。世界上的確存在著惡魔,它就在某些國家之中。生活在那裡的人可能會迷失方向,但他們本質上都是好的。今天的許多保守主義者給人的印象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他們看上去就像一群復仇天使,將不同意他們觀點的人全部描繪成魔鬼的化身。里根則完全不同,他不是一個坐在那裡大加評判的嚴厲的父親,倒像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