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輝煌的一次勝利。” ' 注:見阿加-哈米爾頓著:《沙漠地的危機》。 '
入侵埃及
六月二十一日九時四十五分,隆美爾給坦克集團軍的所有部隊發了一個電報:“託卜魯克要塞已攻克。所有部隊即行集結,準備繼續進攻。”當天下午,第21裝甲師沿著去甘布特的道路急速進發,這是入侵埃及邁開的第一步。
現在需要定下一個大膽的決心。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四月末共同協商的計劃中規定,在隆美爾打下託卜魯克以後,坦克集團軍應在埃及邊境組織防禦,這時要把所有的飛機和船隻用來攻擊馬耳他島。我軍攻佔該島後,交通運輸就有了保障,下一步就可以向尼羅河進軍。六月二十一日,凱塞林元帥飛抵非洲,我參加了他與隆美爾在指揮車裡進行的會談。隆美爾強調,他要乘勝前進,不能等待攻下馬耳他。凱塞林則指出,如果沒有德國空軍的全力支援,就不能向埃及進軍;如果給予全力支援,空軍就不能支援攻打馬耳他島的行動;如果馬耳他島拿不下來,隆美爾的交通運輸就會毫無保障了。凱塞林認為,唯一正確的途徑,是堅持原定的計劃,把入侵埃及的時間推遲到攻下馬耳他島以後。
隆美爾斷然不同意這種作法,他們的爭論非常激烈。隆美爾承認,坦克集團軍在賈扎拉戰役中遭到重大損失,但他認為,第8集團軍的處境要壞得多,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向蘇伊士運河進軍,如果拖延下去,那怕是幾個星期,敵人就可以調來新銳部隊,阻止我軍繼續前進。這兩位指揮官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在凱塞林臨行以前,坦率地表明,他的空軍部隊要撤到西西里去。
隆美爾定下決心就不肯再收回,非洲軍的前衛正在開往埃及國境。二十一日晚,隆美爾派了一名信得過的聯絡軍官,去把自己的意見報告給希特勒,同時他也給羅馬拍了電報,並向墨索里尼保證說,“部隊的狀況和士氣、加上繳獲物資的軍需品情況以及目前敵方的弱點,都有利於向埃及境內的縱深追擊敵人。”隆美爾贏得了希特勒的贊同,儘管意軍參謀總部、德軍海軍部、凱塞林元帥以及德國駐羅馬武官倫特林將軍是反對的。希特勒致電墨索里尼說,“勝利女神的微笑一生中僅有一次。”於是定下了命運攸關的決心:把攻打馬耳他推遲到九月份,一切都要為隆美爾入侵埃及讓路。
這個決心是否正確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能是絕對的。我們眼看就要征服尼羅河三角洲,並摧毀英軍在中東的所有陣地,因為我們在馬特魯港已取得了重大勝利,碰運氣我們還可以把第8集團軍趕出阿拉曼陣地。然而,事實終究是事實,這些想法都落了空,隨之產生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回過頭來看看,似乎也可以理解,隆美爾作為一名戰地指揮官,勢必願意跟蹤追擊逃敵。但是,最高統帥部,更何況希特勒,理應估計到馬耳他在戰略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地中海的關鍵地位。因此,最高統帥部應在這個問題上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該同意在拿下馬耳他以前進軍蘇伊士運河。我們失掉了奪取馬耳他島的一個大好時機,因為德國空軍已經對這個島進行了猛烈的轟擊,奪島成功是大有希望的。
六月二十三日晚,非洲軍的前衛越過了埃及國境線。隆美爾的打算是由翼側迂迴英軍在邊境地區構設的難以對付的地雷場和支撐點,其實,裡奇已經決定退到馬特魯港。在一晝夜之內,我們的前衛竟然浩浩蕩蕩地前進一百多英里,抵達馬特魯和西迪巴臘尼之間的濱海公路一線。部隊士氣高漲,過去一個月所取得的勝利,可以使部隊對沙漠盛夏條件下持續作戰所帶來的疲勞和損耗毫不在意。然而坦克實力卻弱得可憐,由託卜魯克前出,行軍途中就損壞了許多坦克,非洲軍進入埃及時只有44輛坦克。
我軍在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的進攻中,沒有遇到英軍地面部隊的激烈抵抗,但卻遭到英國沙漠空軍的猛烈襲擊。我們地面部隊的前進速度,使我們的戰鬥機跟不上掩護,因而遭到慘重損失。實際上,從進入埃及的時刻起,就出現了凶兆,擔心空軍支援不上。隆美爾不再享有制空權了,敵人的空軍力量在驚人地增強。這是整個戰爭雙方兵力對比發生變化的開始,而在摩爾塔因和法萊斯的殲滅戰中,這種變化已經發展到了頂點,以致於影響了整個戰爭程序。
六月二十五日晚,我偵察支隊接近了馬特魯港的外圍陣地。隆美爾宣佈要在第二天對該地發起攻擊,當時沒有時問進行周密的偵察,我們是在粗略地瞭解了英軍配置的情況下進入交戰的。
馬特魯港西邊的接近地有綿密的地雷場掩護。地雷場由海岸向沙漠地延伸約十五英里,我們估計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