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醒的認識。他建議放棄摩爾達維亞和比薩拉比亞,沿喀爾巴阡山建立一道牢固的防線,一直延伸到加拉茨和多瑙河河口。這一設想當時是很重要的,因為德軍預備隊已被調到北面,去恢復波蘭的態勢。另外,還出現了將在羅馬尼亞發生背叛行為的可怕謠傳。因此,在瓦拉西亞集結德軍部隊是十分必要的。結果一樣也沒有辦到,當紅軍於八月二十日發動進攻時,羅馬尼亞師都倒向了俄軍,並且調轉炮口打擊退卻的德軍。我們原來的盟軍佔領了多瑙河和普魯特河的渡口。結果,德軍的16個師全部被殲。我們在巴爾幹的陣地丟掉了,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均被俄軍佔領。九月,俄軍又侵入匈牙利。
這時,第4坦克集團軍還在固守維斯瓦河一線,但巴爾克將軍和我都認為,在這相對平靜的地區不會再堅持多久了。諾曼底戰役以莫爾泰因和法萊斯的慘敗而告終,巴黎於八月二十五日陷落。巴頓第3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向東已插到德國的國境一線。九月,巴爾克將軍應召去希特勒總部,他被任命為西線“G”集團軍群司令,我則隨他去當參謀長。我終於和俄國戰場永別了,出發到另一個戰場去。
第十九章 紅軍
俄國軍人的精神狀態俄軍的戰術各兵種的特點沒有輜重的軍隊紅軍的空軍紅軍是不能戰勝的嗎?
在這一章裡,我想總的談談對紅軍的印象。自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在同俄軍打仗時所獲得的經驗,在價值上將逐漸降低,這就需要對俄軍的能力有新的估價。然而,俄國軍人的特點和素質以及其作戰方法,未必有什麼本質的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正確估價俄國的軍事力量,是一個可靠的根據。
俄國軍人的精神狀態
西方文明人士,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會了解俄國人的性格和靈魂 ' 注:當然,我曉得,斯拉夫人是從西方移居俄國的,原來都是歐洲人。但在蒙古於1241年入侵併連續統治了兩個世紀後,給俄國人的觀點和性格摻上了亞洲人的特點,並使俄國得到發展,這一點是沙皇政權也承認的。 ' 。其實,只有瞭解俄國人的性格,才能真正瞭解俄國軍人的素質以及他們在作戰中表現出的各種優點和戰鬥方法。戰士的堅強性和他們的精神狀態,永遠是作戰中的首要因素,常常比兵力兵器的數量都重要。自古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能例外,我想,將來打仗恐怕也會是這樣的。
永遠也不能事先猜出,俄國人要幹什麼!他們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根據經驗可以輕而易舉地判斷出,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人將作些什麼,但是對於俄國軍人可是例外。俄國人的天性不尋常、而且是複雜的,就象他們的遼闊的、難以捉摸的國家一樣。很難想象,他們有多大的忍耐力,他們無比英勇頑強,但有時又表現十分懦弱。竟有過這樣的情況,俄軍部隊不怕流血犧牲一次又一次地擊退德軍的衝擊,但是遇到對方一個小小的突擊群,卻突然逃竄。有時,俄軍的步兵部隊剛聽到槍響就慌了神,但第二天同是這個部隊又勇猛頑強地投入了戰鬥。俄國人是反覆無常的,今天他可能根本不考慮翼側的安全,明天他可能又害怕翼側受到威脅。他們對一般戰術原則採取翫忽的態度,對他們的條令則字字信守。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不善於獨立思考,對自己的行為也並不檢點,只是根據他們的情緒來行事,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從本質上看,俄國人生性驍勇,但是又受著一定的感情和本能的制約。他們的個性是不穩定的,很容易受群眾的影響,而他們的吃苦耐勞卻是從長年累月的病苦和窮困中磨練出來的。由於具有這些固有的特點,俄國軍人在許多方面都優於更有覺悟的西方軍人;而西方軍人只能以智力和精神上的優越性來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
俄國軍人的另一特點是,他們置生死於度外,這對西方人來說是很不理解的,俄國人踏過他們許多同志的屍體時,可以無動於衷,他們常常以漠不關心的態度埋葬他們死去的同胞,而對待他們自己的死,也並不動心。對他們來說,生命沒有什麼特殊價值,象一件普通的東西,可以隨便拋掉。
俄國軍人以同樣冷漠的態度忍受寒暑和飢渴的痛苦。天大的困難也不會對他們的精神產生影響,他們缺乏虔誠的宗教式的穩定情緒,他們喜怒無常,時而象野獸一樣殘酷,時而又出現了純樸的仁慈,他們有同夥在一起時,對敵人表現出滿腔仇恨和無比的殘忍,但在同他們個別相處時,他們又表現出友好和寬厚。具有這些特點的俄國人,多半是他們國家亞洲部分的俄羅斯人、蒙古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以及烏拉爾山以西的斯拉夫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