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於是,納瓦爾回到了巴黎。貝特蘭有了“來源D ”提供的資料,利用巴黎郊區一家法一美現金登記機工廠的精密工具生產能力,是能夠生產出一部“啞謎”的複製品的。此外,如果法國人的說法是真的,那就是“來源D ”,開始把德國軍隊為了挫敗破譯密碼而變換編碼的情況通知了法國人。總之,法國人具備了讀懂德國最機密的密碼的能力——這是項特別重大的情報突破。只要“來源D ”繼續提供編碼的變換情況,他們就能夠繼續破譯德國人的密碼。
英國人向“啞謎”進行的情報攻擊採取了有些不盡相同的途徑。1938 年7 月,孟席斯收到一個資訊。事實證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情報史上最重大的一項情報。它也來自駐在布拉格的吉布森,吉布森報告說,他剛自華沙回到布拉格。他在華沙透過波蘭情報機關遇到一個波蘭籍的猶太人,這個猶太人提出要把他所知道的關於“啞謎”的情報賣給英國情報局。這個名叫理查德·萊溫斯基的波蘭人在生產“啞謎”的柏林一個工廠裡充當數學家和工程師,然而,他因為宗教信仰被德國驅逐出境了,然後在華沙受到英國大使館的注意。在同吉布森的交談中,萊溫斯基提出了他的要價:一萬英鎊,一個英國護照和他與妻子的法國居留許可證。他不願意住在英國,因為他在英國沒有親友。萊溫斯基說,他有足夠的知識能製造一個“啞謎”複製品,並能繪出機器中心圖,即每個轉子的複雜線路圖。
孟席斯收到信件,既興奮又審慎。一個知悉如此寶貴情報的人獲准離開德國,這似乎是不可置信的。孟席斯懷疑萊溫斯基是被派來把小小的英國密碼局引進死衚衕,而德國人卻可不受監視地幹他們的勾當。所以,在密碼解析專家沒有提出建議的情況下,他不打算採取任何行動。但當這些專家研究了吉布森送來的一些技術資料,並且宣佈萊溫斯基的情報看來是真實的以後,孟席斯決定派兩個專家到華沙去,親自同菜溫斯基談話。他把他們召到他的辦公室討論他們的任務小這就是孟席斯在8 月公假日的週末還留在倫敦的原因。
三個人在孟席斯的辦公室內,來客之一是阿爾弗雷德·迪爾溫·諾克斯。
他身材高而瘦弱,是英國屈指可數的密碼解析家。他的夥伴阿蘭。馬西森·圖林是一個粗壯的年輕人,有一種心不在焉的神態,是負有盛譽的數理邏輯家。
孟席斯說,他們的任務是到華沙去訪問萊溫斯基,並且就他所瞭解的東西提出報告。如果情報真實,他們認為滿意,可協同吉布森把這個波蘭人和他的妻子送往巴黎,把他交給威爾弗裡德·鄧德代爾司令官照管。鄧德代爾是英國情報局駐巴黎的情報官員,英國情報機關給他的代號是“2400”。於是,在他們的監督下,萊溫斯基將要重新制造一個“啞謎”機。
不多一會,諾克斯和國林就在維多利亞火車站,上了“金箭”特別快車,四十八小時內就到了華沙。
他們初次同理查德·萊溫斯基在居里夫人博物館見面。他們沿著維斯杜拉河走到萊溫斯基坐落在猶太人區的房子裡,一邊走一邊繼續交談。萊溫斯基膚色黝黑,瘦削駝肩,年紀四十出頭。鄧德代爾司令官過後說,萊溫斯基使他想起“一隻烏鴉撥弄算盤”。諾克斯和國林對“啞謎”已經知道得很多了。他們的興趣在於,德國人怎樣改進了它,他們怎樣處理編碼程式,哪一個德國部門在使用它。萊溫斯基對這些問題有相當的瞭解,這是很清楚的,諾克斯和圖林向孟席斯建議答應他的開價,必要的安排做好了,吉布森少校和另外兩個人把萊溫斯基和他的妻子護送到巴黎,路上用英國的外交護照,取道格丁尼亞和哥本哈根,避而不定德國。他們在巴黎由鄧德代爾負責照管。
鄧德代爾透過他同法國情報部門的關係為他們取得了居留證,而不暴露萊溫斯基在法國幹什麼。
在鄧德代爾的領導下,“啞謎”機造成了。萊溫斯基在塞納河左岸一個公寓裡工作。他製造的機器是模擬工程的一件快樂的事情。它二十四英寸見方,高十八英寸,裝在木盒子裡。機器接有兩臺電動打字機。密碼員如要把普通文字訊號變成一個密碼文稿,他需要做的只是查一查密碼鍵位本,挑選當天那個時間的、這個月那一天的和這個季度那個月應該按的鍵,相應地插上插頭接通電源,在左邊的打字機上打出訊號。電脈衝就送到線路複雜的、這部機器的每一轉子上。這樣,電文就譯成了密碼,而後傳送到右邊的打字機上。當譯成密碼的電文傳送到目的地時,密碼員按照來電的指示,在一部相應機器上按下相應的鍵,在左邊的機器上就打出了譯成密碼的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