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賜,行軍另有行裝錢。這樣各部禁軍與地方互不統屬,州官管有軍資手上無兵,軍隊有兵但錢糧都要經過州府。軍、政相互節制,只要執行到位,定可避免武將或者州官擁兵自重,甚至圖謀作亂的情況發生。一整套良好的兵備制度制定出來,並得到充分的執行,定會比現在我大宋畸形的軍制要好上很多。”
宗澤聽了後陷入沉思,好一會才對王晨說道:“曉初,相信你在這些方面已經想過了很多,那今日你就與老夫好生說一下,讓我長一下見識。”
見宗澤並沒出言反對他提的觀點,王晨鬆了口氣,繼續講述他的想法。
王晨所想的大多都是依據後世時候相對於古代可以說是比較完備的軍事制度而說的,當然主要強調的就是軍政分開之道。宗澤聽了後,也基本認可了王晨所說他認為挺有道理的地方,也把自己的一些疑惑都講了出來。隨之兩人對這些疑惑之處進行了討論,甚至為此起爭論。
爭論也是拿道理出來說,想相互說服對方而已。在同一個出發點為了儘快富國強軍的目的之下,也基本能爭論個結果出來。當然這些事不可能馬上就有定論,也不可能儘快就得到執行,一切還要再細細考慮,並要想辦法說服其他人,不然也是沒可能做到的。
王晨最急著解決的就是軍隊的出征之道。
現在的許多大臣,依然堅持出征的統帥凡事都要聽從朝廷的調遣,不得私自行事。這一點,王晨是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改變。如果依然這樣,那以後打仗還怎麼打?戰機是稍縱即逝的,需要統兵將領的敏捷捕捉,並要儘快把握。如果任何行動都要先問詢朝廷的主意,待朝廷的命令下達後再執行,那說不定,己方人馬都已經被對方殲滅,根本不要去想打勝仗。
在這一點上,親自率軍打過仗的宗澤是完全支援王晨的。
“曉初,許多事,你可以先與陛下說說,他要是認同,那許多人也不會反對!”
王晨當然認同宗澤這樣的說法,但也有擔心:“宗相公,現在朝中已經有人說我挾天子而行事,要是在軍制改革的事上人家依然這麼說我,那如何是好?”
“凡事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的,你一心為國的心思,相信到時所有人都會明白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你願不願意娶我
宗澤明確表示了對他的支援,並希望在其致仕之前將這些事做好,這讓王晨信心大受鼓舞。還真的慶幸與這位老同鄉的相識,雖然他們實際的輩份相差了不知多少,但王晨還是真實地感受到了同鄉人之間不一樣的情誼,感覺到了宗澤如長輩一樣對他的關愛。
當然,這一切並不完全是同鄉人的關係,是因為兩人對抱著深切的愛國心,希望大宋能改變現在的窘境,避免出現國破家亡,讓大宋消除陳端,走向繁榮和富強之故。
在說完正事後,宗澤還以語重心長的口氣和王晨說了一些為官之道。
宗澤雖然性子耿直,非常難以容忍朝中出現的不平事,但他到底在官場上混了多年,在處理事務及待人方面自有他的經驗。他也和王晨說了很多這方面的事,希望王晨在以後的時間內,能收斂自己的性子,儘量少得罪人,不要成為眾矢之的,不然以後的日子很難混。
王晨也虛心接受了宗澤的建議,表示以後行事一定要深思熟慮,在朝堂上能不講的話就不講,能做到不直接指責人,就不針對哪個人說話。
王晨是個沒有任何官場經驗的小青年,年齡也才二十幾歲,一向又是嫉惡如仇,很難容忍不平事的,對於他受不了的事,他會忍不住說出來,甚至當眾指責別人。要不是這樣的性子,他也不可能當殿將趙宋皇室成員那些被金人凌辱的情景當眾講出來,也不會當殿怒斥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位宰執,更不會落到接二連三被人彈劾的境況。他也知道自己在這些方面的不足,也就虛心接受了宗澤的建議。
不過宗澤在給他以建議後,也讚賞了幾句。“曉初,你幾次這樣不顧一切做事,也在朝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特別是你一力要殺劉光世和張俊,這不連曲端都給你暫時鎮住。相信隨著你在朝中地位的穩固。對你忌憚的人會越來越多,任誰也不會把你不當回事。以後啊,你一定會創出更多的奇蹟。”
“多謝宗相公誇獎,小子一定會盡心盡力做事。為消除我大宋北邊的禍患而奮鬥。只要此生還有一口氣,就一定會為復我漢人的河山,創我大宋的榮耀而努力的。”宗澤的鼓勵與答應的幫助,讓王晨的心裡充滿了豪氣。
“你一定能做到的!”
因為天色己晚,王晨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